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为学生搭建美丽的彩虹桥——记梧州岑溪市第二小学教师刘金环
杂志文章正文
为学生搭建美丽的彩虹桥——记梧州岑溪市第二小学教师刘金环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80        返回列表

——记梧州岑溪市第二小学教师刘金环

本刊记者 欧金昌

在班主任工作中,刘金环独树一帜,不断突破传统定势思维的束缚,在班级管理、文化建设、师生沟通等方面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她曾在自己的“教学感怀”中写道:“在班主任工作中,我要做一个睿智的、永不停步的创新者,做一名实实在在的践行者,做一名孜孜不倦的探索者。”

她始终这样坚持并探索着,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为学生搭建了一座美丽的彩虹桥。

班级管理:在班级中设置

“小班主任”

担任班主任后,刘金环发现,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往往存在这样的缺陷:学生大都缺乏自我管理的“自主性”,班级总是缺少一个“领头雁”;班干部在同学中没有足够的“威信”,学生事事都要找班主任进行“裁决”;班干部似乎只有监管的“责任”,没有足够的“实际权力”去处理解决各种班级问题。

如何提升班级的管理效率,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使班主任从繁重琐屑的班级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刘金环想到了一招:在传统的班干部之上设置一个“小班主任”,在老师的督促和引导下,给予“小班主任”充分的班级管理权。“小班主任”与班干部不同,并非当选之后就可长时间担任,而是一周一换,人人都可参选。

这一方式在刚开始实行时碰到了困难,因为“小班主任”不懂如何入手。于是,刘金环一有空就把“小班主任”带在身边,让“小班主任”跟着自己学,不断熟悉班级管理业务。等到“小班主任”渐渐熟悉了班级的管理工作后,刘金环便放手让其“大胆去做”:对班干进行分工、召开班干会、拟定班级管理方案、组织活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刘金环要在一旁“帮衬”、指点;后来慢慢变为“旁观者”,默默注视着“小班主任”的工作,即使看到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也不会立即指出,而是事后再单独指正;到最后,刘金环的身影消失了——“小班主任”已经基本可以主持班级的管理工作,她这个“大班主任”只需“把好方向”。

刘金环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在2007年学校开展的“三八”妇女节向母亲献礼感恩系列活动中,刘金环把学校通知拿给“小班主任”,让其去布置。“小班主任”领到任务后,马上召开班干会,分工协作、出点子、写方案,由“小班主任”汇总、整理后呈给“大班主任”。刘金环欣喜地发现,“小班主任”做得十分成熟:班长负责布置亲情作业;文娱委员和学习委员负责板报;副班长负责组织每位同学为自己的母亲做卡片,全班同学都签上自己的姓名,写上祝福……方案有条有理,几乎无需改动就可以实施了。刘金环班级组织的活动获得了学校的表扬和嘉奖。

刘金环说,这样的管理方式,能把班干部过于分散的责任感集中起来,因为学生人人都有机会竞争当“小班主任”,并且是每周一换,尽量做到不重复,几乎让人人都得到锻炼,人人都能体会当“小班主任”的酸甜苦辣,所以在别人当的时候,学生们都会主动配合,对于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较大帮助。

刘金环曾经教过一名学生叫东东(化名),自我管理能力较差,但胆子特别大,经常“指挥”同学帮他买零食、扫地、收拾书桌……针对东东这一情况,刘金环蹲下来与他交谈,并鼓励他去竞选“小班主任”。经过几次锻炼后,东东不但在课堂上带头遵守纪律,而且早学、午学时间能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促使他的自我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学习成绩也跟上来了。

刘金环时刻关注“小班主任”的工作,适时做好调解,帮助“小班主任”纠正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还不断引导“小班主任”树立服务意识,随时把正“小班主任”思想上的“方向盘”,使其不走偏,更不能“以权谋私”。

刘金环告诉记者,“小班主任”制度实行以来,她所带的班级纪律良好,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班主任轻松了,学生因一些小事闹到班主任那里的情况少了,基本实现了学生自主管理。

文化建设:以活动为载体

丰富班级文化

刘金环认为,开展班级活动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可在活动中得到有效的培养和锻炼。为此,她大力开展了系列班级文化建设,以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富班级的文化内涵。

刘金环在班内积极开展“安全教育”“三礼教育”“养成教育”等各种行之有效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践行文明礼仪,使班级的文明礼仪蔚然成风。目前,这些活动已经成为她所带班级的常规活动。

刘金环善于借助大型活动的延续效应,使她所带的班级在学校、市级的各类活动中总是充满活力。2012年3月,岑溪市第二小学开展“知恩、感恩、报恩,爱党、爱国、爱民”为主题的感恩教育活动。她抓住这个契机,在班上开展了一系列后续活动,如“三八”妇女节向母亲献礼,与乡村孩子手拉手、学习手语歌曲《感恩一切》,布置感恩作业、邀请家长参与亲子活动等。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准备,在后来岑溪市组织的“感恩书信”竞赛中,刘金环从之前布置的感恩作业中,精心挑选了多篇作文参赛,结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仅她所带的一个班级,就有梁伟琪、黄大展等18名学生获一等奖,唐基茵等20名学生获二等奖。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刘金环发挥“小班主任”的优势,带领班委会制定了与读书活动相关的“读书制度”,确定了班名、口号、班训等,并结合营造“书香文化”这一目标,提出了“心到——聚精会神思其味,眼到——目不转睛字入心,手到——勤于摘记读有痕,口到——字正腔圆情传神”的活动纲要,引导学生“会读书、好读书”。目前,她所带的班级读书风气浓厚,学生们几乎人手一本读书笔记,不少学生已经摘录了厚厚一大本。

刘金环善于开发、丰富班级文化,把活动中的学生作文、绘画作品、班级管理日志等编辑成书,形成班级特色文化,让全体学生在班级文化中受到感染,得到浸润,享受成长的喜悦。

刘金环所带班级凝聚力强,表现出色,多次被评为岑溪市、梧州市先进班集体,她也因此被评为岑溪市、梧州市的优秀班主任、优秀少先队辅导员,2012年被评为自治区中(小)学优秀班主任。

师生沟通:为学生搭建美丽的

彩虹桥

班主任如何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刘金环认为,除了要蹲下身子与学生交流外,还要善于使用有效的沟通媒介。

如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沟通便利,QQ、电子邮件、微博等方式,都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沟通能力。于是刘金环想:能不能利用这些方式加强师生间的沟通、打造“零距离”的沟通平台呢?

为此,刘金环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在班级中建立QQ群。要知道,她面向的可是一群小学生,在许多家长“视电脑如洪水猛兽”的当下,建立小学生的QQ群,倡导学生上网交流,“是要顶住一定压力的”。当时就有老师投来不解乃至非议的眼光,但刘金环有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尽管学生在面对大量真真假假、良莠不齐的信息时,很容易成为网络的“俘虏”,但是,教师不能因噎废食,对学生上网了解社会的需求,不能“堵”,唯有“疏”。

建立班级QQ群后,刘金环发现,这样的交流“别有一番天地”。她说:“这小小的对话框有很神奇的力量:不同的烦恼,不同家庭的纠纷,不同性格学生的秘密,不同的喜怒哀乐,都在这小小的对话框里奔涌而来。”更为重要的是,在线上交流,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课余生活以及碰到的各种问题,及时作出有针对性的引导。

一个周末的午后,刘金环进入小林同学的QQ空间,不禁大吃一惊:小林同学转载的文章、图片内容非常成熟,下载的游戏也充满暴力,简直与一个成年人的爱好无异。于是,刘金环巧妙地借用QQ这一聊天平台,耐心地对小林同学进行引导,告诉他浏览成人信息、玩暴力游戏的危害,避免了面对面进行批评的尴尬。小林同学很快认识到错误,主动删除了空间中的不良内容,也不再玩不适合自己年龄的游戏。

为了做好引导,刘金环在班级QQ群中经常列举一些不良网站,告诉学生浏览这些网站会给自己的身心带来危害,并经常推荐一些健康的网站,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提高他们鉴别、选择信息的能力和自我控制意识。

为了与学生实现更深层次的沟通,刘金环进行了更大胆的尝试:建立班级博客——“071班成长在线”,为学生、家长、老师打造了一个新的交流平台。她在博客上开辟了学生作文、家长心语、心灵鸡汤、老师的话等栏目,鼓励学生在博客上发表文章,上传照片,评论作文。

她的班上有个电脑迷叫成成,在家里玩电脑常常废寝忘食,家长多次教育都无果。得知这个情况后,刘金环肯定了成成的电脑特长,并邀请他一起管理班级博客和QQ群,结果皆大欢喜——成成不再沉迷于网络游戏,还把班级的博客管理得有声有色,教给同学许多有用的电脑知识。成成的家长看到小孩的进步,十分高兴,直夸老师教育引导得好。

刘金环告诉记者,通过网上的互动交流,家长们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状况,更重视孩子的学习了,孩子沉溺于玩电脑游戏的不良习惯也有了很大的转变。

刘金环始终铭记着一句话:“蹲下来,是为了平等对话;蹲下来,是为了用孩子的视野看世界;蹲下来,是为了理解孩子。”她就是这样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世界。她俯下身来,用爱与智慧,倾听学生的声音,引导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让孤僻自卑的学生在同学面前重新树立自信,让父母离异的孩子感受生活的美好,让纪律松散的学生端正生活的态度,让流连在网吧、游戏厅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一个“蹲”的姿式,在她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了一座美丽的彩虹桥,让她获得了“亲其师、信其道”的信任。

(人物小档案:刘金环,梧州岑溪市第二小学副校长,语文教师,先后40多次在各级教学评比活动中获得奖励,并获得“自治区中(小)学优秀班主任”“梧州市优秀班主任”“岑溪市优秀班主任”“梧州市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岑溪市名师”“岑溪市百名教坛新星”等荣誉称号,曾被派到香港油麻地天主教小学交流学习。)

(责编 蒙秀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