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设计个性化教学单元的基本过程等
杂志文章正文
设计个性化教学单元的基本过程等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1        返回列表

设计个性化教学单元的基本过程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王艳玲,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熊梅在《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1期上撰文认为,个性化教学单元开发与设计的过程,要求教师团队以“设计者”的身份参与单元结构的顶层设计、单元计划的整体设计以及每一节课的具体设计,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材,具体过程如下:(1)优化单元内容结构,包括确定单元目标和调整单元框架。(2)优化单元教学计划,做到教学目标具体化、教学时间弹性化、教学模式灵活性、教学评价多元性、教学资源多样性。(3)优化课堂教学设计,需注意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学习任务的多样性,做到优化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提供开放的空间环境。

交际性英语教学模式的宏观框架

沈阳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教授张志富在《基础教育课程》总第125期上撰文认为,当前英语课堂教学应着力建立“学生为主,注重运用”的交际性英语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交际性英语教学模式既要进行宏观模式架构,又要进行微观的课型教学设计,最基本的宏观框架包括探究性语言接触、控制性语言练习、交际性语言运用三个教学环节。在探究性语言接触环节,教师可以直接呈现新的语言材料,以“观察—发现”的教学方式,给出充足的案例让学生观察、探究,使其“发现”语言运用的规则;在控制性语言练习环节,可以让学生通过一定的机械性的模仿训练来巩固和强化语言知识,由控制性练习过渡到非控制性运用;在交际性语言运用环节,可以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实践,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念和信息,逐渐形成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完善传统文化教育的三点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教育家朱永新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作大会发言时说,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魂魄,是凝聚力的根本,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为此他给出三点建议:一是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教育在其中的特殊使命;二是系统研制、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对所有学科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三是在社会生活中普及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在学校生活中全面贯彻“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校立魂”的理念。

走向创生性课程领导的五项内容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华在《教育发展研究》2014年第2期上撰文认为,教师不应是被动的课程实施者,而是主动的课程创造者(即课程创生者),走向创生性课程领导是深化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它至少包括如下内容:(1)应将水乳交融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转化为教师和学生的课程。(2)归还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与课程决策权,让教师成为课程的理解者和创造者,让教师在对课程的理解与创生中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教师则要基于自己的课程理解、专业特长和学生需求,对外部课程进行再创造,并创造学校特色课程以进一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3)在生活课程或活动课程中,将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中的现象、问题转化为探究课题,让学生在真实的探究学习中不断促进个性与创造性发展。(4)通过在学校内部形成“同事认同感”和建立批判性专业生活两个阶段,将学校变成学习共同体。(5)通过“问题—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等环节和步骤,将课程开发变成行动研究,实现课程、教学、研究与发展四位一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关键能力的培养途径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课程教材部主任、副研究员万伟在《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2期上撰文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培养学生的八大关键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组织与规划能力、合作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自我反思与管理能力。培养关键能力的途径有:(1)树立能力培养的主动意识,强调学生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相对弱化知识的获得。(2)分解八大关键能力的基本结构要素,对能力的内涵和形成机制有深刻的认识,以便更加有效地设计教学活动。(3)建构中小学生八大关键能力的层级表现指标,明确能力培养的序列。(4)设计八大关键能力培养的专项训练活动,以各种活动实现能力的培养。

(责编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