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学校应多关注学生的审美需求等
杂志文章正文
学校应多关注学生的审美需求等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6        返回列表

学校应多关注学生的审美需求

媒体日前聚焦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参观访问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却意外引爆校服之争。有网友觉得,北师大二附中的学生穿的校服——确切地说是那套宽松的蓝白运动服“太减分了”!这就像一个火苗,在微博上引爆了网友们对国内运动校服铺天盖地的“批判”。虽然对该不该用运动服作为校服各有看法和分析,但在“不好看”这点上,网友们基本无异议。

(3月24日 《新快报》)

【点评】一次正常的“外交事件”,却演变成“批评校服事件”,折射了众人对国内的校服存在不满。说起来,国内的校服尽管有宽松、便于运动等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学生攀比衣着打扮,但不够美观也是众所周知的缺点。学生们毕竟也有爱美的诉求,千篇一律的运动服确实不太符合时代的审美特点。而为学生设计、定制好看且价格不贵的校服,在当今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应该不是难事,关键在于教育管理部门和校方要进一步更新理念,多关注学生的审美需求。

“天才少年崩溃大哭”令人担忧

《最强大脑》国际挑战赛中国队首战告捷,以3比1完胜意大利队。然而,比赛的结果并不是观众热议的焦点,产生巨大反响的则是,我国的“天才少年”李云龙在比赛中崩溃当众大哭,被认为是心理脆弱的表现,而其父亲李勇的高压教育更是遭到网友的质疑。同样是12岁的“神童”,意大利小男孩安德烈的眼泪却温暖人心,赢得了中国观众的无数个“赞”。

【点评】其实,参加比赛只是一种展示与交流,更是出于兴趣爱好。可惜的是,像李云龙这样的孩子,肩上背负的东西太多,包括代表国家参赛的压力、来自父亲的压力,以及自己给自己的压力,等等。很难想象,在这样的压力下成长,孩子日后还能对知识保持着永恒的探究兴趣。从小就把孩子弄得“身心俱疲”,那么今天的“天才少年”,明日就极有可能“泯然众人”。

“中国教师被英国请去教数学”

不应过分乐观

英国邀请60名中国数学老师到英国教数学,同时派出60名英国老师赴中国学习数学教法。这一新闻引起了正反两方的激烈争论:有人认为“英国学生一向很差的数学这下有救了”,“英国可以成功复制中国数学教学经验并从中学到很多”;也有人说“中国学生都是死读书,没有什么好学的”。

(3月18日 中国新闻网)

【点评】中、英两国都有各自不同的教育体制,否定哪一国都属片面。而由此得出我国的教育体制优于英国的更属过分乐观。在此,我们应该反思自身的不足,尤其应该反思应试教育的各种弊端。此外,英国有虚心请教、善于学习的态度和胸襟,我们难道不应该向英国学习?

“为孩子屏蔽负面新闻”太过极端

一位妈妈怕孩子接触过多负面信息,干脆把家里的有线电视都停了,采用“屏蔽教育法”;一位爸爸为了增强孩子的“免疫力”,专门把一些负面新闻整成专题给女儿看,采用“危机教育法”。两天来,本报对这两位家长截然不同的育儿方式进行连续报道,被凤凰网、人民网等多家门户网站转载,引起数万名网友热议。家长们纷纷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对“该不该让孩子接触负面新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3月15日 《武汉晚报》)

【点评】无论是采用“屏蔽法”还是“危机法”,都是片面而极端的教育方式。前者容易使孩子长成“温室里的花朵”,心理变得脆弱;后者容易使孩子早熟,甚至造成心灵扭曲。其实,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接触社会不断思考的过程,最好的办法就是顺其自然、适时引导,让孩子以自然的心态看待这个多元的世界,才有利于健康成长。

“发早餐券促学生晨跑”只是辅助手段

近期,郑州大学的操场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闹场面,先后有3 000多名大学生早起到操场上跑步,有人感慨:“像开运动会一样,好久没看到有这么多人来跑步了。”原来,这是该校出的一个新招:早上起床到操场上跑两圈,就可以领到3元早餐券,目的是鼓励学生早睡早起勤锻炼。不少学生表示,他们想借此机会彻底改掉晚睡晚起的坏毛病。也有学生说:“我们不只是为了免费早餐,而是为早起找个坚持下去的理由。”

(3月25日 《大河报》)

【点评】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学校想出各种办法可谓用心良苦。但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近年来学生体质下降的现实,还需从“小”做起:在小学阶段就应该保证体育课程正常开设,从制度层面解决老师“担心学生出事”的忧虑,引导学生从小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当然,高校也应该把体育课程纳入学生考评体系,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积极锻炼身体。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近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我国即将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的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在的高考,是学术型人才的高考。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鲁昕解释说:“在高中阶段,16岁就可以选择你未来发展的模式。当然不管你选择的是什么模式,你都可以实现你的人生目标。”(3月22日新华网)

分类高考无疑是一项重大的高考制度改革。尽管目前尚处于规划实施阶段,效果如何还不可预期,但对于该项改革,目前已经引发了很大的争议。

点赞:走出“差生选择职业教育”的怪圈

@梁元惠(教育工作者):困惑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是,职业教育低人一等,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差生才选择职业教育”。中考时,中职放在普通高中之后招生;高考时,高职高专是最后一个录取批次。如今要实施分类高考,无疑能促使我们走出“差生选择职业教育”的怪圈,让大家明白,职业教育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

@崔晋维(某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公室工作人员):高考模式一分为二,开辟了技能型和学术型两类不同的人才培养渠道,这对于技术院校来说是一个好消息,意味着国家在人才培养上将更加重视职业教育,也可以让学生更早地明确将来的发展方向。

@汪洋一渡(某高中学生):如果这项政策在我读高中期间就能实施,我当然愿意选择技术方面的高考,理由很简单,我以后就是想学一门技术,不想搞什么学术研究,现在学技术也很吃香。此外我还希望,要是通过技术高考这一途径,也能进入一些名校就更好了。

忧思:一旦盲目选择“入错行”,只怕追悔不及

@唐成杰(某中学教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整体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不能把教育的功用等同于谋生的工具。在这种高考模式的导向下,基础教育阶段就分出什么“职业教育”“学术教育”,这不是让我们一线教师更加难办?

@大眼生姜仔(热心网友):把高考分成技能型和学术型两类,意味着高中生一毕业,甚至在毕业前,就要对未来人生道路做出选择。但问题是,目前很多高中生并不清楚自己到底适合什么,一旦盲目选择“入错行”,只怕追悔不及。

@清风吹过(学生家长):目前许多用人单位普遍存在学历歧视是不争的事实。而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工作环境往往较差,社会地位也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有多少父母会让自己的孩子参加技能型高考呢?

支招:出台一些可以调整职业选择方面的制度

@朱文循(教育学者):高考改革的重点在于打破集中录取制度,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给学校更多自主办学空间,扩大学生的选择面。集中录取不打破,无论是技术型高考还是学术型高考,都存在根据学生的考分从高到低录取的问题,那样,基础教育实施的还是应试教育,技术型高考还是不能凸显学生的技能。

@白帆(大学教授):年满16岁就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轨迹,看起来虽然很美好,但青少年可塑性很强,兴趣和能力也在变化,所以应该出台一些可以调整职业选择方面的制度,避免一考定终身。此外,相关部门还应积极采取措施,改变整体社会心态,去除对职业教育的歧视。

@刘金松(时评人):要配套做好学术型高考和技能型高考的衔接,不能让学生陷入一考定终身的怪圈中。在这方面,国外的一些经验可供借鉴。比如美国一些职业培训类学校会和综合性大学签订转学协议,为愿意继续深造的学生提供便利,日本也设立有一些综合高中,学生既可以学习专业知识又可以为高考做准备。

延伸:还有许多“功课”要做

@晓寒轻(本刊小编):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分类高考应该说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这样的改革值得期待。但要将此项改革从理念转化为现实,将高考从“独木桥”变为“立交桥”,无论是在转变观念的层面,还是在改革执行的层面,都还有许多“功课”要做。

(责编欧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