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师生诵经典 书香满校园——南宁市兴宁区解放路小学开展国学教育纪实
杂志文章正文
师生诵经典 书香满校园——南宁市兴宁区解放路小学开展国学教育纪实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117        返回列表

本刊记者 陈 蓉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每天上、下午第一节课预备铃一响,南宁市兴宁区解放路小学(以下简称解放路小学)的教室里都会传出一阵阵清脆的诵读声,学生们一遍遍、一天天地吟诵着《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国学经典。该校校长毛桂团说:“自2006年我校开展国学教育以来,经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办学理念逐步被师生接受,初步实现了学生长知识、增才能,教师精技能、获发展的目标,学校特色初显,教师和学生都表现出了一种自信、奋发的精神面貌。”

立足实际,回归传统

谈到兴起国学教育的缘由,毛桂团校长介绍道:“我校由旧时的新会书院发展而来,学校传统文化积淀较为深厚,加上南宁成为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的永久举办地后,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学校在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萌生了开展国学教育的想法。”

2004年6月,南宁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珍稀市级文物资源,大力弘扬国学文化,对学生进行民族主义、爱国主义教育。解放路小学领导班子紧抓机会,组织教师进行“根文化”系列调查,对学校历史进行研究梳理,还利用课余时间调研学校周边的民俗风情,形成调查报告。

在此基础上,2008年8月,该校制定了《学校文化建设实践与研究实施方案》,2009年3月成立了国学文化办学特色发展规划专项领导小组。至此,该校上下达成共识:狠抓学校文化建设,在“解放思想、以文化人、滋润心灵、和谐发展”办学理念的指导下,将传承国学文化作为学校新时期的使命,形成“解小特色”,促进师生的和谐发展。

建设“书香校园”是解放路小学开展国学教育的重要举措。2007年4月,该校争取到了校园改造工程项目,投入600万元对校园进行全面改造:将现代化的教学楼改造成明清风格的建筑,在校园内设置人文景观雕塑,如孔子塑像,还建设了文化长廊、读书长廊,改造学校大门;在校园内醒目位置张贴或书写创建“书香校园”的宣传画和警示语、口号等;出版了《论语精选》《弟子规》《三字经》等板报;各教室、功能室设计了“与经典同行

与圣贤为友”“荣誉殿堂”“温馨提示”“我们是一家人”等栏目。“我们不仅要打造外观上与传统文化相符的校园建筑,还要在内涵上向国学文化靠拢,培养一群从思想、谈吐到行为等方面都体现儒雅的学生。”毛桂团校长说。

融入课程,开展活动

“我下这一步。”“嘿嘿,看我的。”每周的围棋课上,解放路小学二至四年级的学生就会在教室里“开战”。近年来,该校以“广博”为理念,结合学校实际开设了经典诵读、围棋两门校本课程。经典诵读课以古诗文和《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论语》等为内容,为低、中、高三个年级的学生推荐合适的阅读篇目供他们选读,并辅以教师的讲解。围棋课是为二至四年级开设的,每周安排1-2节,内容为普及性围棋教学,还以兴趣小组、校围棋队、段级拔尖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分层训练。

毛桂团校长说:“我们强调棋理事理并重,棋德艺德双修,不仅传授围棋知识、技巧,更重视学生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熏陶,让学生学会交往礼仪,正视成败,形成良好心态和坚毅品质。”几年来,该校的围棋课不仅锻炼了学生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增强了记忆能力、判断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良好品格,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现就读于南宁市新民中学初二年级的陶泽康就曾是该校的一员围棋“猛将”。他自小喜欢围棋,该校开设围棋课后,他又得到了教师的悉心指导,技能快速提高,在各级比赛中多次获奖。他的母亲何女士说:“学校开设的围棋课很不错,既锻炼了孩子的思维,也磨练了孩子的心智,现在他做事情更努力了,对待学习上的起落也更平和了。”据统计,该校围棋队中95%以上的队员在其他学科的各级比赛中均取得过优异成绩;一批学生在各种围棋比赛中崭露头角,棋艺水平不断提高,如今学校已拥有业余4段棋手1名、2段2名、1段1名。

该校还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通过绘画、编演等方式再现诗文,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数学课上,教师将九章算术、勾股定理等古代数学原理以小故事、小游戏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出来;美术课上,教师让学生给古诗配画,根据书籍的纲要创作连环画、读书想象画、故事插图、手抄报等;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传授中华武术……

该校的国学文化熏陶还体现在活动中。每天下午两点半,该校的“雏鹰”广播站准时开播,播放的内容有经典小故事、经典诗文赏析、古曲欣赏等。每周二下午放学,该校的“春晓诗社”也是一派热闹景象,朗诵、绘画、春晓诗报创作等活动纷繁多彩。为鼓励学生多创作诗文,该诗社还与“雏鹰”广播站合作,利用广播站诵读学生的优秀作品。此外,学校每月还组织1-2次与经典著作有关的活动,如读书故事会、优秀读书笔记展评、读书演讲比赛、古诗词诵读大赛、我最喜爱的图书推荐评选活动等,热烈的活动场面已成为该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夯实基础,凝练课题

2012年5月24日上午,一阵悠扬的古筝声从南宁市兴宁区政府礼堂里传出,由兴宁区教育局主办、解放路小学承办的“启迪智慧,成就梦想”五月读书分享会拉开帷幕。会上,广西著名作家彭匈以及城区各学校的校长分享了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心得,并向与会教师推荐好书,在场的教师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对读书的重要性及如何快乐阅读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础,要走特色办学之路,就要打造一支强劲的教师队伍。”该校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黎斌说道。该校要求教师加强基本功训练,树立“教、学、研”合一的思想,鼓励教师学习新课程、新理念,成为学习型教师。该校每月都会举行两次教学业务学习研讨活动,组织教师系统地学习国学知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讨论教学中的收获与困惑,以此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

该校大力倡导教师多读书、读好书,特别是多读国学经典书籍和外国名著,如《论语》《大学》《孟子》《三字经》《千字文》等,扩大知识面,提升文学修养,并要求教师随时记下自己的体会和收获,期末上交一篇自己最满意的论文或读后感;每年召开至少两次读书交流活动,定期举行读书笔记展,评选出优秀的读书笔记,实现资源共享。

“教、学、研”合一的培养方式让教师们迅速成长起来,他们将自己的收获逐渐凝结成一个个课题。2008年6月,该校被确定为兴宁区文化建设第一批示范校,参与“兴宁区学校文化建设与推进的实践研究”,同年8月,学校向城区教育局申报了子课题“国学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2012年,该校成功申报南宁市B类课题“学校教育传承国学文化的有效途径研究”。

黎斌副校长说:“课程是培养人的载体,是培养人的有效途径。特色课程更是一所学校有别于他校的核心标志之一。”为此,该校潜心研发校本课程,成立了办学特色发展规划专项组和校本课程研发课题组,制定了《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纲要》,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选名篇佳作编成了校本教材《经典诵读》。这套分为低、高年级两个版本的教材,每个主题都精选了中国古代诗词、经典文章。

随着国学教育的有效开展,解放路小学踏上了新的发展台阶,先后被评为广西经典诵读优秀学校、南宁市文明单位、南宁市中小学校常规管理示范学校、南宁市“爱科学月活动”先进集体、南宁市少先队红旗大队、南宁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等,国学教育已成为该校的一大亮点。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毛桂团校长说:“在国学教育取得成效的基础上,下一步,我校将继续丰富国学教育内涵,提练核心办学理念,即‘和合文化’,通过构建和合管理体系,打造和合团队,创建和合课堂,培养崇文尚礼、团结合作的现代少年。”

(责编 蒙秀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