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试点先行稳步探索———我区部分县市试行高中免费教育观察
杂志文章正文
试点先行稳步探索———我区部分县市试行高中免费教育观察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5        返回列表

本刊记者 欧金昌 通讯员 马宏富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全区教育发展大会提出的重要观点。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加快改革创新全面振兴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实施八大重点工程,其中之一便是“实施高中阶段教育突破发展工程”,明确要求“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并首次将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纳入了政府的考核指标。

试行免费高中教育是“实施高中阶段教育突破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一项重要的实践探索。今年春季学期,桂林市的临桂县、阳朔县首次试行高中免费教育,而在这之前,该市的龙胜各族自治县已经试行高中免费教育4个学年,资源县已经试行高中免费教育1个学期,目前整个桂林市共有4个县份(以下简称4县)试行高中免费教育(龙胜的高中免除了大部分费用,但尚未做到完全免费,因其“试水”较早,本文一并纳入观察)。

新闻现场:

高中开学今年不一样

2月17日是桂林市中小学开学报名的日子。在临桂、阳朔两个县的高中校园里,涌动着与往日不一样的开学氛围。

“不用交学费啦!”同学们奔走相告,兴奋的表情溢于言表。对于许多家境贫困的学生来说,“不用交学费”让他们“别提有多高兴了”。

阳朔中学高二年级学生曾爱华因为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开学前夕还发短信跟学校领导“打招呼”,希望能申请减免学费,没想到一开学,得到的竟是“可免费读高中”的好消息,她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正为她的学费发愁的家人。

在离阳朔不远的临桂县,高中的校园里同样洋溢着喜庆的气息。“幸好今年免去了读书的费用,为我家节省了好多开支。”临桂中学高三学生秦群凤这样说。秦群凤家境贫困,家庭年均收入不到2万元,父亲患有重病,还有个弟弟在读初三,家人一度考虑让她辍学打工贴补家用。如今减免了学费,较大地减轻了家里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以后弟弟升上高中也不用交学费了,这让秦群凤一家看到了希望。

临桂县教育局局长李小华说:“高中免费教育政策可为临桂的高中应届生每年免去1200元左右的学费、1200元左右的课本费、600元左右的住宿费以及200元左右的水电费等费用,总计生均免费3000元左右,可大大减轻学生家庭的负担。”

家住阳朔县普益乡的林永忠,儿子林成勋在阳朔中学念高二,全家靠种地为生,孩子的高中学费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是一笔很大的开销。“这两年,孩子的学杂费是家里最大的开支了。”林永忠说,“每次开学,为了筹集1000多元的学费,(我)跟许多亲友借过钱。”2013年开春,因为家里实在拿不出学费,林成勋决定放弃上学,在家里呆了足足3天,是班主任多次动员并准许其缓交学费,他才回到学校上课。今年春季学期开学前,林永忠又在为孩子学费的事犯愁了,恰在这时,儿子接到了班主任打来的电话,告知免了学费。林永忠告诉记者:“我儿子接到班主任的电话,知道今年开学报名不用交钱,都哭了起来。”为此,林永忠也是发自内心地高兴,直夸这项政策好。

减免了学费,高中老师的开学工作轻松了许多。阳朔中学副校长林木清说:“这个学期的开学注册是最轻松的。”该校师生都知道,以往每到开学报名注册的时候,林副校长的办公室里总是很热闹,不大的办公室里挤满了前来申请减免和缓交学杂费的学生和家长。而今年开学,他的办公室里安静多了,“简直不像开学”。

“现在班主任在开学时也很轻松。”阳朔县外语实验中学的班主任莫巧玲这样感慨。她说,以前学生回校报名,不但要搬行李到宿舍、找班主任报名注册,还要到银行存学杂费,班主任忙,家长们急,银行催……如今减免了学费,“学生家长十分欢迎这项惠民政策,省了很多手续”。

学费减免了,学生们的开销也“松动”了。“每天晚上能喝上一瓶牛奶,睡觉都睡得香。”临桂县中学一名高二的女生告诉记者,“如今很多同学都将节省的钱用于改善伙食和营养,或者去买几本书,甚至去买几件新衣服,再也不必为花点钱那么纠结了。”减免了高中学费,学生的生活质量提高了。

深度观察:

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和眼光

根据4县教育局提供的数据,今年春季学期,临桂、阳朔两县分别拿出2000万元和1000万元试行高中免费教育,临桂县的6800名高中应届生和阳朔县的4000名高中应届生已从中受益。此前,龙胜各族自治县从2010年春季到2013年秋季学期,共有15400多人次的高中生享受免费教育;2013年秋季学期,资源县投入800万元,共有2600多名高中生享受免费教育。

4县中,龙胜各族自治县、资源县都属于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即俗称的“国贫县”。以资源县为例,该县2012年的财政收入仅为2.03亿元,2013年投入800万元试行高中免费教育,相当于用去了该县财政收入的3.9%。但正是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县份,却在桂林市乃至全区较早地实现了高中免费教育,令人感叹。

对此,资源县教育局局长龚厚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尽管资源县的财政收入不高,但用于发展教育的经费,“挤一挤”总是能保证的。龚厚春说,资源县如今实行十二年免费教育,绝对不是一时的冲动。早在2011年,该县为了逐步推行高中免费教育,已经开始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陆续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加强了资源中学、资源县民族中学的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该县教育支出同比增长40.53%,达到20222万元,这意味着该县当年一般性财政支出的20%都用在了教育上。

相较于龙胜、资源,临桂、阳朔二县的财政状况要好一些。据媒体公开的数据,作为广西经济发展强县之一,临桂县2013年的财政收入达21.1亿元;作为旅游发达的县份,阳朔县2013年的财政收入达到了5.22亿元。

经济实力较强,投入教育方面的经费会更多,应该更“舍得”花钱办教育。不过,充足的资金保障只是试行高中免费教育的前提,关键还是要看当地党委、政府发展教育的决心。

众所周知,教育的投入是有滞后效应的,投入教育的钱通常不能立即产生效益,而这恰恰考验了当地党政领导的眼光和政绩观。正如资源县县委书记文飞所指出的那样,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投资教育能使全县2万余名学龄孩子受益,而在这背后,是2万多个普通家庭享受到教育公平的阳光,这必定会增加一个区域可持续性发展的底气。阳朔县教育局局长莫长明则指出:“教育是党的民心工程,涉及千家万户,一定要做好!”

值得一提的是,4县在试行高中免费教育之前,均进行过充分的调研、论证,还对试行后的情况进行了必要的预测和评估。资源县曾预计,随着高中免费教育的推行,该县的高中生源将有可能增加10%—15%。为此,在正式推行高中免费教育政策之前,该县便已提前扩建了校舍,增加了教师配备,2013年,该县初三的升高中人数为1373人,高中入学率为91.84%,比上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直接流向社会的学生大为减少。

热点追问:

“高中免费”等于“十二年义务教育”吗

对于4县实行的高中免费教育,人们会有怎样的看法?本刊记者在浏览桂林市的新闻网站时发现,在4县试行高中免费教育相关新闻网页的评论中,大多数网友除了点赞,还发表了不少留言,也有追问,问得较多的是:这些县所有高中生都能免除学费吗?究竟免除了哪些费用?是不是以后读高中可以不用考试了?这算不算已经是十二年义务教育了?等等。

记者从4县的公开材料中发现,4县试行高中免费教育的适用对象稍有不同:资源、临桂、阳朔3县均只对拥有本县户籍和学籍的应届高中生实行免费教育,而龙胜各族自治县则对所有在该县就读高中的应届学生免除学费和杂费等费用。也就是说,在试行高中免费教育这一政策时,资源、临桂、阳朔3县设置了户籍限制,龙胜则没有户籍限制。

目前大家都知道4县“读高中不用钱”,那么究竟4县都免除了哪些费用呢?记者对比4县“高中免费教育试行方案”后发现,龙胜各族自治县目前课本费一项仍然未免,另外3县免除的费用包括学费、课本费、住宿费等。资源县教育局给记者提供了一份比较详细的材料,对该县高中2013—2014学年度免除的费用有如下表述:

根据县教育局、物价局、财政局联合下发的《关于调整资源县2013年秋季学校收费项目和标准的通知》(资教发[2013]65号),资源中学学生学费按1180元/生·学年收取,职业中学学生学费按1500元/生·学年收取,住宿费按400元/生·学年收取,课本费按800元/生·学年收取,水电费(含微机费)按400元/生·学年收取。资源中学和资源县中等职业学校现有高中学生2695人,共需免学费342.042万元、课本费215.6万元、住宿费107.8万元、水电费(含微机费)107.8万元,县中等职业学校公用经费22.53万元,以上合计795.772万元。

对于“读高中是否可以不花一分钱”的问题,据记者了解,学生的伙食费还得自己掏。当然,4县中,家庭贫困的学生可另外申请奖学金和生活补助(可参见本刊2014年第1期有关学生资助工作的报道)。据了解,目前龙胜各族自治县高中阶段享受贫困补助的学生占高中学生总数的40%。这样看来,对于家庭贫困并申请获得奖学金或生活补助的学生而言,在4县读高中“基本可以不花一分钱”。

高中教育免费了,是不是意味着初中毕业后不需考试就可以直接升入高中了?对于这一问题,临桂县教育局局长李小华回答:“免费教育和义务教育还是有区别的,高中免费教育的对象是经过中考选拔进入高中的学生。所以,初中毕业后想继续读高中的同学们,还要加油努力才行。”

另据了解,在资源、临桂等4个试行高中免费教育的县份中,每个县基本都有2所(含)以上高中,因此,考试选拔的竞争依旧存在。况且,哪怕是该县只有一所高中,依照目前的政策,进入高中仍要参加考试。李小华局长说,目前的九年义务教育升学是不需要经过考试的,这就是说,即使目前实施了高中免费教育,也不能说实现了“十二年义务教育”。

未来展望:

免费政策能否持续?能否全区铺开?

学生和家长关心的是,4县的高中免费教育政策能否一直执行下去?会不会“今年免费了,明年又得自己掏钱”?高中免费教育能否在全区范围内铺开?

对于前一个问题,4县教育局的相关负责人都表示(同一个意思),既然已经执行了这项政策,肯定是经过了多方论证的,对于长期执行下去也是有把握的,所以学生和家长都不必担心“政策一时热”。桂林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目前4县还只是高中免费教育的试点,但是如果没有意外,这些政策会一直实行下去,让4县将来就读高中的学生们都能享受这一政策。

在今年2月20日召开的桂林市教育发展大会上,桂林市市长唐琮沅在讲话中提到:“在逐步推进县域非示范性普通高中免费教育问题上,资源、龙胜两个县已经走在前面,临桂、阳朔也将试行,其他县(区)要全力做好试行准备。”这表明,桂林市将扩大高中阶段免费教育的试行范围。会后,桂林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4县的高中免费教育并不是“句号”,市内其他县区也正在积极做好试行准备。未来几年,桂林市有望继续增加实行高中免费教育的试点县份。

桂林市如此,那么区内的其他市县如何呢?高中免费教育能否在全区范围内铺开呢?

据了解,目前,我区试行高中免费教育的县份,除了以上4县,还有崇左的凭祥市和南宁的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细数起来,区内共有6个县(区)正在试行高中免费教育。

另据自治区教育厅网站公布的信息,我区已从2010年春季学期起,对就读于普通高中的库区移民子女和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就读普通高中的学生免除了学费,由自治区财政予以相应补贴,例如南宁市的马山、隆安、上林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普通高中,具有全日制学籍的在校1—3年级学生都已直接免除了学费,这些都算是高中阶段的“部分免费”教育。

不过有一点应该明确:尽管目前广西暂时没有全面铺开高中免费教育的大动作,但会鼓励一些有实力、有条件、有决心的地方试行高中免费教育。

目前我区试行高中免费教育的县(市、区)

目前,我区试行高中免费教育的县(市、区)共有6个,分别为:

龙胜各族自治县从2010年春季学期开始。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2010年试行高中免学费教育(课本费不免),当年由县本级财政投入约46万元用于该项工作,受益学生约2000人。

凭祥市从2010年秋季学期开始。崇左凭祥市试行高中免费教育,每年由市(县)本级财政投入约100万元用于该项工作,受益学生约1600人,成为广西首个完全实现高中免费教育的市(县)。

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南宁市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试行15年免费教育(从学前教育到高中教育),每年由开发区本级财政投入约310万元用于免除学前幼儿至高中阶段学生的学费、杂费等,受益学生约2000人。

资源县从2013年秋季学期开始。桂林市资源县试行高中免费教育,每年由县本级财政投入约800万元用于该项工作,受益学生约2600人。

临桂县从2014年春季学期开始。桂林市临桂县试行高中免费教育,每年由县本级财政投入约2000万元左右用于该项工作,受益学生约6800人。

阳朔县从2014年春季学期开始。桂林市阳朔县试行高中免费教育,每年由县本级财投入约1000万元用于该项工作,受益学生约4000人。

目前国内其他试行高中免费教育的地区(部分)

目前全国范围内实行高中免费教育的地区有不少,许多省份与广西类似,只局限于小范围内试行。以下选取部分已经试行了高中免费教育的省份、地级市、县(市、区),仅供参考。

西藏自治区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西藏自治区每学期新增投入约4028万元,用于试行高中免费教育,实现了高中免费教育全覆盖,共有4万多名普通高中生和450名非免费中职生从中受益。

内蒙古自治区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内蒙古自治区投入20亿元试行高中免费教育,实现了高中阶段免费教育全覆盖,其中自治区本级财政承担相应费用12.4亿元,其余由各市、县分担,全区约82万名学生受益。

珠海市2007年秋季学期开始,广东省珠海市试行高中免费教育,该市财政当年投入约3990万元用于该项工作,受益学生1.55万人。

临夏回族自治州2013年春季学期开始,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下辖的7县1市所有高中都试行了免费教育,所需费用由各县(市)本级财政自行承担,受益学生约3万人。

渝中区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重庆市渝中区试行高中免费教育,区本级财政每年投入约5000万元用于该项工作,受益学生约1.3万人。

镇坪县2013年春季学期开始,陕西省的国家级贫困县镇坪县全面实施15年免费教育,仅高中阶段的免费教育,该县本级财政当年就投入约380万元,受益学生约1400人。

(责编白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