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探索创新立足课堂辐射研讨点燃星火——广西中职名师培养工程示范教学研讨活动纪实
杂志文章正文
探索创新立足课堂辐射研讨点燃星火——广西中职名师培养工程示范教学研讨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86        返回列表

□本刊特约通讯员 陈治萍 张兴华

“好大的阵容!”拿到听课表和活动计划的一名中职教师这样感慨。10个教学研讨工作坊,11场示范研讨课,6个城市,11位专家进行现场点评,450余名中职教师参与观摩研讨,辐射全区60多所中职学校,柳州上汽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柳工路创科技有限公司、新航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南宁高华纺织服装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直接参与教研活动……

为充分利用广西中职教育优质教师资源,扩大中职教育优质教师培训资源受益面,提高中职教师教学水平,我区决定于今年4—9月举办“广西中职名师培养工程2014年示范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自治区教育厅策划指导、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组织实施。4月29日至5月23日,该项活动火热拉开序幕,来自全区各地中职学校的教坛精英分别在南宁、柳州、桂林、梧州、钦州、玉林、崇左的11所中等职业学校一展风采,在全区中职教育领域掀起了一股观课议课的热潮。

探索:教学与岗位需要

紧密对接

5月12日下午,来自广西纺织工业学校的教师汪薇执教了《立翻领制作工艺》示范课。娴熟的操作技巧、专业的示范引领,让听课的教师和专家耳目一新。

“学生完成的绱领工艺实训成果已经基本达到了企业生产标准的要求。”南宁高华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芳禄在观摩了这堂示范课后如是说。汪薇老师充分运用同步摄放教学系统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与信息化手段,采用任务引领式教学模式,在仿真的现代纺织企业生产工作环境中进行教学,体现了实训环境对接生产环境、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的实训教学特点。

与汪薇老师一样,在广西中职名师培养工程中学习到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后,承担本次活动示范课任务的老师们不约而同地以行动导向原则为指导,开展了一系列“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内容紧扣职业岗位需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

许钟尤老师、区军华老师、周海林老师通过出色的情境创设,营造出上课如上岗的氛围;王继煌老师和余桂恩老师通过对微观教学法等多种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巧妙运用,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学习;陈兴华老师及其所在的“职教微课坊”则运用微课教学理论、形式与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尝试,有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是本次活动11个示范课的显著特点之一。“这堂课培养的不仅是蘑菇,还有团队。”一名学生在叶颜春老师的示范课《食用菌母种培养基的配制》后这样说。他认为,叶老师的这堂课不但紧扣生产实际,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创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道阻且长,但本次活动中的一些示范课的授课教师在这条道路上迈出的步伐之坚实、步幅之大,令人惊喜。

5月20日,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的林博韬老师执教了《病毒式广告:热门话题传播》示范课。课中,林老师待学生们理解了“热门话题”的含义后,即给学生布置了任务——“为通讯公司提升网速的项目制作病毒式广告”。任务单刚发到学生的手里,大家立马进入角色,纷纷提出想法与组员们共同讨论,经过几番思维碰撞,各小组确定了各自的策划方案,拿起拍摄工具走出了教室……

“多新鲜啊,课还没上到一半,就有一半学生走出了教室,就这么撒开手让学生自己做任务去了,一会儿还收得回来么?”几名观课的教师坐不住了,走上前去近距离观摩学生的小组活动,这才发现小组里每个人都有明确的任务,确实是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了课堂的学习当中。正是这种充分给予学生自主空间的学习方式,高度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各小组有的以“时间都去哪儿了”为话题,有的以“520告白日”为切入点,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了30秒视频广告的创意策划和拍摄制作。

在5月19日柳州市交通学校周云老师执教的《汽车整车装配与调整》一课上,大家看到的一幕则更为惊讶。身着统一工作服的学生分成三组,将三台崭新的东风柳汽景逸轿车“大卸八块”,扳手、起子、螺丝……学生们忙得不亦乐乎,而主讲教师周云却看似闲适地穿梭在实训室里。据周云老师介绍,当天上午已由3名助教把3个工位的10个岗位技能传授给10名学生,下午则由这10名学生当“师傅”,把技能传授给还未曾学习该岗位技能的另外10名“徒弟”。这样做的效果十分显著:一来可使“师傅”进行复习提高;二来学生之间交流相对轻松,更利于“徒弟”的提问与学习;三来通过轮岗互训,能让每个学生短时间内掌握10个岗位的工作技能,而这是单个教师授课很难做到的。

“我认为这是一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尝试。”桂林市财贸金融学校原校长彭友生说。他认为,这是一种以用人需求为标准、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崭新教学模式。柳工路创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杰则认为这是对“培训道场”的一次探索,学生在流水线上进行实践,不仅学到了技术,更培养了职业素养,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校企合作,能够为企业降低培训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辐射:每一堂研讨课都是一次卓有成效的培训

本次活动在我区中职学校教师间掀起了一股“追课”热潮。不少中职教师跟随专家组的脚步,跨地域“追”了好几场示范课。贵港市职教中心的郑朝阳副校长带领9名教师,专程赴柳州观摩周云老师的示范课;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机电学部副主任郑毅在钦州听了叶颜春老师的课后,又赶赴崇左观摩周海林老师的示范课。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文萍院长说:“本次活动预期在南宁、柳州、桂林等6个城市发挥区域内辐射作用,却吸引了河池、崇左、贵港等其他地区职业学校的教师,充分体现了名师培养工程不仅在区域内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还形成了跨区域辐射效应。学员们所举起的这一束束教研火把,将把壮乡的职教天空点得更亮。”

产生辐射效应的不仅仅是学员们的课堂教学,专家们的点评也让听课教师受益匪浅。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彭朝晖教授谈起这次活动时这样说道:“对这次活动,我的感受是,不仅这些上示范课的老师的教学方式产生了辐射,连我们专家组的点评与反馈也产生了辐射作用。”很多听课教师表示,每一场示范课后的专家点评对他们而言都是一次非常难得的、针对性极强而且十分“接地气”的教学方法与技能的培训,正如自治区教育厅师范处相关负责人所说:“本次活动的每一场示范研讨课,以及研讨课后的专家点评,都是卓有成效的培训”。

在我区职业教育的“后攻坚”时期,中职学校改革发展的着力点在内涵建设上,师资队伍建设成为关键因素。本次示范教学研讨活动聚焦“课堂教学”这一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要素,以教学展示和观课议课作为锻炼和提升中职教师教学业务能力的有效手段,充分展示和提升了广西中职名师培养工程学员对现代中职教育新理念和新知识的学习能力、行动导向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课堂教学和实践能力,也集中展现了“职教攻坚”以来我区中职教育改革发展尤其是示范校建设的成果,并且形成了良好的辐射效应,促使参加本次活动的教师加深了对现代中职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的认识与理解。

“追”了两场示范课的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郑毅副主任说:“这两次课让我大开眼界,原来专业课也能这样上。也让我去思考,如何在课堂上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如何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教学之中。”广西纺织工业学校的一名校领导表示:“中职学校中有不少教师来自企业一线和非师范类大学,他们普遍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教学方面的学习和训练,而我们对这方面的提升也很不够。此次活动是一场及时雨,让中职教师更深入地思考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促使中职学校管理者进一步思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路径。”

示范课所取得的良好效果、听评课教师的深刻体会和教师们参与本次活动的积极态度,都表明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已经在我区中职学校的教师队伍中扎根、开花、结果,这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区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责编 欧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