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保护学生前途”要有底线
杂志文章正文
“保护学生前途”要有底线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2        返回列表

5月30日上午,因不满老师制止他们的撕书行为,陕西长武县中学6名高三学生围殴一名50岁的老师,将三根拖把棍打断,造成该老师头部受伤。据当地教育局有关人士称,为了不影响这6名学生参加高考,经过教育局和学校协调,对学生殴打老师事件暂时不报警,等高考结束后再处理。(6月2日 《华商报》)

高三毕业生临考前撕毁学习资料,从高楼往下抛,近年来时有发生并见诸报端,有不少学校的高三学生竞相效尤。此举非但没有受到应有的批评,反而得到不少“理解”,比如:有人认为应当允许学生发泄以“减压”,认为这仅仅是“青春的野性”;有人称赞校方防火工作做得好,赞赏学校对学生宽容;等等。对此我深感不解。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培养文明人,学校教育的底线究竟在哪里?社会究竟应当用什么标准去衡量学校的教育?在崇尚文明和法治的社会,人们对教育应当有理性的思考,努力去改变不合理的现象,而不能认为“我付出了”“我吃苦了”就可以为所欲为。

从这则事件报道的细节来看,打人的学生肆无忌惮,冷酷残忍,如果不是被老师们制止,有可能造成更严重的伤害。校园出现这种野蛮行为,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反思。因为应试教育造成的扭曲竞争,一定程度上毁坏了社会价值观,让一些学校的教育失范,教师的教育行为违反常规,部分青少年承受了本不该由他们担负的重压,于是丧失理想,自私冷漠,某些学校的德育标准也随之下降。

该事件的起因仍需调查,我们不排除校方在管理和教育中有失误之处。多年来,教育行政部门在考核中往往只重视升学指标,并以此为政绩,而不问学校的法治教育,社会往往也只看学校的升学率,而不关注学校的校纪校风。如果严格考查学校的各项工作,就极有可能发现,一些学校无论是从行政管理到教学行为,还是从学校、教师与社会的各种关系,多处存在违法违规现象。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打个把人”自然不算事儿。

这次学生殴打教师的行为如何定性,目前暂无消息。报道说“为了不影响这6名学生参加高考,经过教育局和学校协调,暂不报警”,被打伤的那名老师“也答应暂时不报警,等高考结束再处理”。——因为要参加高考,这6名已到刑事责任年龄的学生群殴教师可以不被及时追究责任,那么明天会发生什么呢?主事者鼠目寸光地充当“和事佬”,试图把这些品格不合格的学生送上社会,既违反了社会公德,也破坏了高考公平。难道这6名打人学生的高考成绩比维护法律和道德、维护当地的社会治安更重要?中国的大学是不是一定要收这6名“超常”的学生?是不是为了“保护学生前途”,就可以不要底线,无视法律?

学校教育丧失基本伦理,容忍学生违法,把这样的人“培养”成“大学生”,这就是学校对社会的奉献吗?把学生“教”到能群殴教师,并“暂不报警”,他们可能忘了:还有几千名学生在学校看着他们呢!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这种“协调”基于什么样的教育原则,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吴非,本名王栋生,江苏省特级教师,杂文家,著有《不跪着教书》《致青年教师》等)

(责编 欧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