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增强教师培训实效助推中职教育发展
杂志文章正文
增强教师培训实效助推中职教育发展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2        返回列表

近年来,随着我区职教攻坚计划的实施和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推进,我区各中职学校的基础条件、办学规模不断优化,办学质量不断提高。然而,“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等问题也进一步凸显,培养一支高质量的中职师资队伍尤为迫切。为此,我区于近期举办了“广西中职名师培养工程2014年示范教学研讨活动”,组织区内的中职名师在南宁、柳州、桂林、梧州、钦州、玉林、崇左等市的11所中职学校进行示范课教学,掀起了一轮中职教师培训的热潮,同时也使中职教师培训的有效性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

近年来,中职教师培训虽然在整体上对中职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培训本身仍然存在着主体参与意识不强、内容动态生成不足、训后跟踪支持不够理想等问题。如何解决以上问题,不断增强中职教师培训的实效,成为我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中职学校的努力方向。综观全区、全国,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切实可行的做法。

第一,以需促培,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主动性、积极性。每一项针对教师的培训活动,都应以教师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此才能较好地解决主体参与意识不强的问题。在培训项目实施之前,区内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中职学校可通过课堂观察、教师访谈、问卷调查、档案分析、案例研究等方式,全面剖析教师的知识、技能等方面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充分发掘教师的显性和潜在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师培训项目的基本要求,形成系统、有效的培训方案。在实施培训的过程中,还应根据参训者的现场反应,及时调整培训的方式,动态生成培训内容,有效地调动起教师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教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第二,多元培训,适应教师个性化学习的特点。教师的学习具有较强的个性特点,培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满足不同参训个体的学习需求。在现今的多种培训活动中,嵌入式、游历式、菜单式等培训方式被广泛使用,培训效果显著,参训者普遍反映“能切实学到知识和技能”。另外,参与式、实战式、体验式等培训方式,亦可大力提倡。

第三,合作共享,营造教师学习的和谐氛围。教师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这些差异是参训者互相学习的宝贵资源,培训方应引导参训学员通过沟通交流、互动研讨、经验分享、合作学习等方式相互启发,共同提高学科素养与执教水平。因此,区内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中职学校在组织培训的过程中,应努力为参训者搭建经验交流、共享和合作的平台,构建团结协作的培训文化。如:采用主题论坛、主题沙龙等形式,让教师围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开发、技能竞赛、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题进行交流研讨;采用情境教学的形式,把培训课程直接嵌入到中职学校的课堂中去,就职业教育教学的现场进行观摩和点评;采用任务驱动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让组内教师充分展示经验,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一个实践项目或作品;等等。

第四,跟踪支持,促进教师学习成果的有效转化。为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对参训者进行教学跟踪和各种形式的指导、帮助非常必要。区内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中职学校应制定有效的训后跟踪与支持保障制度,以促进教师培训成果的有效转化,例如为教师应用培训所学提供必要的时间和资源支持,根据参训者的考核评估情况指定相关学科专家或企业导师定期深入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进行现场指导等。

优质的中职教师队伍是中职教育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开展广泛而有效的培训活动是培养优质中职师资队伍的保障。增强中职教师培训实效,助推中职教育跨越式发展,我们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