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立足壮族特色打造文化名校——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中心小学开展壮族文化教育纪实
杂志文章正文
立足壮族特色打造文化名校——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中心小学开展壮族文化教育纪实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181        返回列表

□本刊记者 陈 蓉 通讯员 黄丽锋

来到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中心小学(以下简称三塘镇中心小学),精美的铜鼓、别致的绣球映入眼帘;师生创作的壮族手工艺品点缀着教室、走廊,学生们身着该校自主设计的民族校服……整个校园充满了浓郁的壮族文化气息。

“和谐、先进的校园民族文化对小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个性和品格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该校校长滕开华说。三塘镇中心小学位于壮族人口占比82%的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近年来,该校以“传承壮族文化精华 打造学校特色文化”为文化品牌建设方向,将“壮乡文化探究之旅”确定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依据学生的兴趣,打破年龄界限,开设了绣球、山歌、飞竹操、壮画图腾、芦笙等多个兴趣小组,逐渐走出了一条独树一帜的“壮族风情路”。

巧手做绣球,人人传文化

“牛代表爸爸,羊代表妈妈,他们紧挨在一起,表示爸爸妈妈永远相依,永不分离。鸡代表我,猪代表弟弟,我们围在爸爸妈妈身边,一家人其乐融融。”该校学生王程琳这样介绍自己制作的绣球,她利用在绣球制作实践课上学到的知识,将一家四口人的生肖绣在球瓣上,制作出了这件令人称赞的工艺品。

绣球制作实践课是三塘镇中心小学综合实践课的“元老”课程。早在2008年,该校就成立了课题组,开展《壮族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探索与研究》课题研究,引导学生在制作绣球等活动中感受壮族文化。从2009年起该校正式开设了绣球制作实践课,目前共有黄娟、蒙超英、李卫嫦三位指导老师。“学校将课程目标定位为让低龄段学生了解绣球的起源、发展、意义,让中龄段学生了解绣球的基本制作流程并制作球瓣,让高龄段学生学习绣球的基本制作流程并在制作上有所创造。”该校科研主任蒙超英向记者介绍道。

2010年暑假,蒙超英作为学校第一批学习做绣球的老师,有幸跟“中华巧女”黄肖琴学习。八十岁高龄的黄肖琴来到该校,从浆布、裁剪到拼接,为该校教师们完整展示了绣球的制作流程,并手把手指导教师制作绣球。黄肖琴的讲授让蒙超英对绣球的制作工艺“顿生崇敬之情”。课程结束后,蒙超英与黄肖琴互留联系方式,并与学校的其他几名老师一道奔赴黄肖琴的家乡靖西——“绣球之乡”,向黄肖琴学习手艺。

通过向黄肖琴等人学习,蒙超英等教师渐渐掌握了制作绣球的要领,并将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在教学中,蒙超英等教师不仅鼓励学生学习制作绣球,还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球瓣图案的制作上,鼓励他们绣上诗文、英文、壮文、寓言故事和卡通人物等。学生把对刺绣的喜爱倾注到绣球上,制作出了一个个精致的绣球。三(1)班的罗广孟是一个活泼的小男孩,他很喜欢制作绣球,一上课就精神抖擞,捻针穿线的技术毫不输给女生。六(2)班的王玖丹学了两年的绣球制作,她告诉记者:“在制作绣球的过程中,我明白了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细心、耐心、恒心,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

现在,每到节日庆典,该校便会把精心保存的学生优秀作品拿出来展示在特设的展示台上,既激励了学生,又弘扬了民族文化。“绣球活动课为学生提供了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也让我们的学生更自信了。”蒙超英说。

平话山歌大声唱,学校飞出“小百灵”

“来呀来,唱支山歌开心欢,山歌好比开心果……”在该校每周五下午的山歌综合实践课上,该校学生都会放开歌喉,学习、演唱一首首纯朴热情的壮族山歌。

松柏坡是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唯一的汉族村落,全村以汉族平话为日常用语。松柏汉族平话二声部山歌是以南宁市单声部平话民歌为基础,受壮族双声部山歌的影响发展而成的多元文化成果。2010年11月,该校经上级批准挂牌成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松柏汉族多声部平话山歌传承基地”。该校立足当地实际,大力开展山歌教学,在当地文化部门的指导下组建了一支拥有80名成员的“僮娃”山歌组,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训练。

该校音乐教师滕艳是山歌组的负责人,她曾在2012年登上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绿城歌台”,演出平话山歌剧目《阿妈的嫁衣》。学校开设山歌综合实践课后,她挑起教学的大梁,带领音乐组教师学习平话与平话山歌。“原先我不会说平话,教学生说平话、用平话唱山歌对我而言是一个考验。后来,我主动向我母亲及会说平话的老师和学生学习,这才慢慢走上了正轨。”滕艳笑着回忆当初学习平话山歌的历程。

为加深学生对平话山歌的了解,唱出动听的山歌,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滕艳等教师还引导学生通过上网、走访等渠道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壮汉融合的历史与文化。师生们实地采访了松柏坡的山歌歌手,深入了解平话山歌的发展历程,还邀请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系党支部书记覃乃军、广西民族大学教授黄宪等人到校指导。

八十多岁的潘英雄是松柏平话山歌的“忠实粉丝”,她爱唱山歌,还热心参加山歌义教活动。多年来,她多次亲自到该校教学生唱山歌,成了大家心目中的“山歌奶奶”。她说:“我很高兴能教学生唱山歌,希望松柏平话山歌能世代相传。”

在音乐教师、“山歌奶奶”等人的教导和帮助下,该校学生演唱山歌的兴趣越来越浓,演唱水平一天天提高,“僮娃”山歌组积极参加各类演出、比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南宁市第八届中小学艺术节比赛银奖等荣誉称号7项次、南宁市第十三届中小学艺术节银奖、南宁市第二届乡村社区和谐文艺大展演决赛二等奖、南宁市兴宁区第二十届中小学艺术节金奖等。

荣登大舞台的“飞竹操”

“在综合实践课程里,最让我们引以为豪的是‘飞竹操’,这套在壮族铜鼓舞基础上结合广播体操改编而成的校本操,反映了壮族人民的农耕生活,蕴含着壮族历法、图腾崇拜、节日祭祀等多方面的文化。”说起该校的“飞竹操”,该校副校长韦琼珍一脸兴奋。

每周二、四上午的课间操时间,该校学生都会手持一根短竹筒,踏着音乐节拍从各班教室向操场聚拢,伴随着“噼噼啪啪、噼噼啪啪”的激越节拍,迈开整齐协调的步伐,舞起朝气蓬勃的“飞竹操”。

2008年4月,该校成立了“壮族文化综合实践活动探索与研究”课题小组,教师们根据三塘镇附近竹林丛生的地域资源,萌生了利用竹子“做文章”的想法。回顾“飞竹操”的创编历程,其中一位负责创编工作的教师罗雨燕感慨万分。她说:“创编初期,我们苦思冥想,几乎挠破了头皮,不断上网查询与此相关的资料。2008年,听说骆越文化项目《骆越点兵舞》在广西师范学院彩排,我们还去现场观摩。”观摩回来后,罗雨燕等教师决定参照铜鼓舞进行二度创作,借鉴壮、瑶、苗三种铜鼓舞的一些动作元素,结合“操”的特点,以竹筒为道具进行“铜鼓操”的创编。期间,该校请兴宁区教育局原教研室主任党雪妮、原教研员余萍等人作指导,请民族舞蹈专家提意见,根据这些建议与意见进行创编,最终凝结成一套完整的校本操。

2009年“六一”儿童节前夕,该校负责校本操排练的教师把报名参演的学生组织起来,利用每天下午放学后的时间抓紧排练,终于在“六一”联欢会上为全校师生和家长献上了精彩的表演,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随后,该校根据校本操所用道具为竹筒的实际,将“铜鼓操”更名为“飞竹操”。紧接着,师生们又展开了为期三个月的紧张排练。罗雨燕说:“有学生因为训练艰苦产生了畏难情绪,我们就通过讲故事来鼓励学生,例如讲述女排运动员顽强拼搏的故事等,最终坚定了学生的信念,磨砺了学生的意志。”

该校开展的综合实践课活动得到了广西电视台、南宁电视台等几家新闻媒体的关注与报道,南宁电视台还到该校拍摄了专题片。如今,“飞竹操”已成为该校特色办学的示范品牌,小小的竹筒敲出了富有韵律的节奏,敲出了学生对壮族文化的热爱之情,敲出了一所乡镇小学的独特风采。

如今,该校在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突出的成绩,在社会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先后荣获“全国综合实践课题先进课题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国先进实验单位”“自治区民族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南宁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民族团结进学校示范校”“南宁市青少年爱科学实践活动先进集体”等称号。滕开华校长对记者说:“民族文化氛围的营造,让学生更自信、更勇敢、纪律性更强,而教师也在民族文化方面得到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下一步,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做大做强,创造与争取更多机会,将本地的民族文化推广出去!”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