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创新校本微课的具体形态等
杂志文章正文
创新校本微课的具体形态等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3        返回列表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曾文捷在《课程·教材·教法》2014年第8期上撰文认为,深化校本课程开发应创新校本微课(微课,即按照新课标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活动全过程)的具体形态,具体做到:(1)重视校本视频微课的开发。基于技术开发出能够满足学生多种学习需要的校本视频微型课程,让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灵活地选择修习。根据内容,可以将视频分为讲述一个知识点、演算一道习题、针对某一常见的学习困难进行讲解、就某一课程内容进行拓展等类型,按知识点归类建成一个呈系列的视频课程库。(2)重视校本现场微课的开发。有针对性地开发满足不同学段、年级或班级、小组学生学习需要的“微型”课程,时间为5—20分钟不等。

培养生涯适应力的四个维度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副调研员朱凌云在《全球教育展望》2014年第9期上撰文认为,青少年生涯教育与辅导应重视生涯适应力的培养。生涯适应力指个体对于可预测的生涯任务、所参与的生涯角色与面对生涯变化或不可预测的生涯问题的准备程度与应对能力,它包括生涯关注、生涯自主、生涯好奇和生涯自信四个维度。要开展以提升青少年生涯适应力为根本的教育活动,首先要将这一心理学层面的概念外显为可以应用到教育实践中的策略和方法,建构生涯适应力体系。具体而言,生涯关注可以通过增强青少年的生涯意识来培养,提高他们的计划取向与行为;对于生涯自主,要给予青少年自主决策的权利和机会,帮助他们获得对自我生活的掌控感,使他们通过自我调节进行决策并对未来负责;对于生涯好奇,可以鼓励个体即使是在看不到转变的情况下也去努力探测其他的可能性,使青少年更接近自己理想的生涯发展机会;生涯自信方面,可以帮助青少年预测变化以及提前做出心理准备,慎重地处理临时的任务与长远目标之间的关系,通过一步步的努力去完成现实的目标。

改进和完善财经素养教育的建议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桂文玲在《世界教育信息》2014年第20期上撰文认为,财经素养是年轻人的一项必备生活技能,根据PISA 2012关于15岁学生的财经素养评估结果,提出学校改进和完善财经素养教育的建议:(1)加强财经素养教育的学科整合和课程开发。一方面将财经素养教育融入数学、历史、思想品德(政治)、语文、综合实践等学科教学中,发挥学科群的统筹效应,另一方面可开发适合本校本地区的财经素养教育课程,制定财经教育指导手册和教材,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2)在财经素养教育过程中应用情境教学和实践教学。通过情境模拟或现场观摩等方式开展财经实践活动,以财经素养教育的内容和目标为依据创设情境,使之与学生的日常经济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开展“一周理财反思”活动,组织学生实地参观银行、证券公司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理财活动。

教师重组教材的目标指向

“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管理贡献奖”获得者、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局长常生龙在《上海教育》2014年10B上撰文认为,教师应具备根据课标要求、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增减、重组的能力,使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心智成熟。教材的重组要有明确的目标指向:一是促进学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形成,要求教师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思维培养的要求,在全面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重组,并在不同层次思维递进的关键点为学生搭设好“脚手架”,帮助学生拾级而上;二是促进学生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养成,要求教师采用专题学习、项目研究等方式,就一个话题展开一段时间的探索和思考,促进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三是促进学生对结构性知识的理解,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结构性的学习内容,强化知识的内在联系。

构建生长性教师学习共同体的

实践路径

江苏省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教师朱丽清在《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2014年第6期上撰文认为,学校应致力于构建以“生长”为鲜明特质的新型教师学习共同体。生长性教师学习共同体以“生长”的理念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共融”“相长”“致远”为发展愿景,其构建途径如下:(1)创设敞亮的生长场。共同体成员应该拥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志趣爱好、发展需要,基于此,共同体的组织形式在传统的、固定的“官方机构”(如教研组、课题组、年级组等)的基础上,更多地鼓励建立自发的、灵活的“民间机构”(如工作室、读书氧吧、书画社等),让每一个成员的个性得到尊重和释放。(2)构建和谐的生长链。一是建立教师信息库,将教师的个人信息、工作经历、生活背景、教学现状等具体化,并以数据库的形式实现信息共享,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和同伴,从而构建立体的个人生长链。二是为教师搭建锻炼、交流、展示的平台,不断重塑个体在共同体中的身份,使其在身份提升、切换、延展中获得立体、全面的成长。(3)催生蓬勃的生长力。通过“目标驱动、阶段达标、构建平台”的专业发展模式,让教师迸发自我发展的内驱力;通过变发展目标为发展愿景、变制度为公约、变培训配置为私人订制,提升群体发展的聚合力。

(责编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