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创新发展模式化解入园难题——百色市田阳县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纪实
杂志文章正文
创新发展模式化解入园难题——百色市田阳县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248        返回列表

本刊记者 黄雯丽 欧金昌 通讯员 罗 哲 林春灿 黄兆丰

荒地上轰隆的机器声中,拔地而起的一幢幢校舍如雨后春笋;园所内的围墙、走廊上,植物、小动物插图在“园丁”的画笔下惟妙惟肖;教室里,幼儿的笑靥如花儿般绽放……这是百色市田阳县加快推进学前教育发展的几个侧面。

近年来,田阳县创新发展模式,持续加大学前教育资金投入力度,以公办幼儿园为示范,公民办幼儿园共同发展。2014年秋季学期,该县共有幼儿园76所,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84%,适龄幼儿“入园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合理规划,多元化办园

“想要发展教育事业,首先教育用地要有保证。”韦海溢局长说。2011年开始,田阳县统一规划布局,通过改建扩建、校舍置换、闲置校舍改建利用等办法扩大学前教育资源。目前,该县投入征地资金120多万元,落实学前教育用地82.09亩,实施学前教育校舍改造项目22个,投入建设资金2 151万元,改建校舍总建筑面积46 175平方米,利用农村闲置校舍改建成公办中心幼儿5所,增设小学附属幼儿园12所。

头塘镇中心幼儿园的前身是头塘镇中心小学幼儿部,是田阳县2012年学前教育校舍改造项目之一。该园园长周月华告诉记者,原来附设在中心小学的幼儿部在管理、教学等方面都不太理想,今年搬过来后,新园的教室、宿舍、多媒体设备等硬件设施都较为完善,管理更加规范化,保障了幼儿健康快乐成长,让家长更放心。

该中心幼儿园开始招生后,家住镇上的陆丹女士便把孩子从镇上的私立幼儿园转了过来。她告诉记者,过去镇上没有公办幼儿园,孩子从小小班、小班到中班,一直都在私立幼儿园就读。“私立幼儿园管理不够规范,我们都担心孩子吃得不好,接送孩子也没有规定的时间,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陆丹女士说,“现在就读的镇中心幼儿园是公办幼儿园,家长们都很放心。如今,孩子在幼儿园里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开心,幼儿园管理得很规范,逐渐改掉了孩子过去的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2014年,田阳县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试点办法》,启动了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试点工作,试点以“示范园+分园”的工作思路,以百色市示范性幼儿园——田阳县幼儿园为集团总园,集团下创建分园:田阳县原职业学校的闲置校舍摇身一变成了田阳县幼儿园第一分园,而第二分园也在那满镇露美屯创建起来了,为当地的幼儿接受学前教育提供了便利。

该县的集团化办园实行“人事、财务、教学”统一管理,教师资源由总园按“轮岗支教”的模式进行协调管理,形成城乡学前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田阳县幼儿园的陈翠萍老师就是在这一机制下开始了她的“支教生涯”。今年县幼儿园第二分园在那满镇露美屯建成并开始招生后,她主动要求到分园“轮岗支教”,并担任了分园园长。她告诉记者:“在分园就读的幼儿多为当地的留守儿童,接触外界的东西比较少,上课导入较困难,后来由总园统一购置了一体机、电子琴等设备,通过多媒体等渠道让乡村幼儿开拓了眼界,接受外界先进的教育资源,缺乏关爱的孩子们都变得更开朗聪明了。”

公办幼儿园数量毕竟有限,为了缓解家长们的入园焦虑,田阳县大力发展民办幼儿园,并采取奖励、评估等方式激励和引导民办幼儿园规范办学。该县把扩大普惠性资源作为发展民办学前教育的基本途径,每年从财政预算中安排40万元,通过发放奖补专项资金、入园补助、降低收费标准等方式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

今年春季学期,田阳县金穗幼儿园被评为自治区普惠幼儿园。记者走访该园时恰逢放学时间,只见家长们正安静有序地分批排队接孩子。园长黄伟健告诉记者,该园的小小班、小班、中班、大班都按不同的时间段放学,这样能保证家长接孩子过程中安全有秩序。“虽然是私立幼儿园,但这里的老师教得很好,我家儿子才3岁半就很有礼貌了,我出差回来就说‘爸爸我好想你’,太乖了!”该园的幼儿家长隆庆俏开心地告诉记者。

多管齐下保障师资

“师资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是困扰学前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鉴于此,我县创新机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补充公办幼儿园教师,按规定落实待遇,替编外教师买好五险,确保幼儿园教师队伍稳定,师资紧缺问题得到了缓解。”韦海溢局长这样告诉记者。2013年,田阳县以本级财政支付报酬的方式招聘了69名编外幼儿园教师,全都安排到乡镇中心幼儿园和小学附属幼儿园任教;2014年下半年,为达到幼儿园一个班级配备两名专任教师的要求,田阳县人民政府又批复同意每年增加180万元资金,计划再招聘60名政府购买服务的幼儿园教师,重点充实到县南和北部乡镇中心幼儿园。

新的幼儿园不断增加,教师需求更为紧张,政府购买服务的幼儿园教师人数也将随之增加。为此,田阳县计划在以后几年每年投入经费370万元以上,用于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聘用幼儿园教师,为全县20所公办幼儿园和小学附设幼儿园全部配备专职教师,以此解决因受编限制无法增人的问题,为全县学前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有效填补幼儿园师资的缺口。

田阳县那坡镇中心幼儿园是在那坡镇平朴小学原址上创建起来的,2011年春季学期开始招生,刚开始时,教师都是从小学转岗来的。转岗教师虽然经过培训后才上岗,但之前教小学的观念还是遗留了下来,教学中“小学化”倾向严重。去年9月份,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补充了该园的师资,“专业的教师给我园注入了新的活力,促使孩子们身心得到了更全面的发展。”该园园长黄色梅欣慰地说道。

原本在私立幼儿园任教的何玉兰就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应聘来到那坡镇中心幼儿园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与政府签订聘用合同,经过规范的培训后担任该园大(1)班的教师,何玉兰告诉记者:“来到中心园,薪资报酬等方面都很好,政府帮购买的五险等社会保障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在评职称、评优评先等方面也享受编内人员同等待遇,学校人文环境也很好,自己的能力正在不断提升。”

在选拔师资方面,田阳县优先招聘本县籍具有相当资质的人员进入幼教队伍,并安排到乡镇中心幼儿园工作,这样既便于工作又能兼顾家庭,确保招聘对象能长久安心地扎根于本县学前教育事业。“如今,全县到岗一年多的69名由政府购买服务的教师安心于本地的幼教工作,满腔热情,无一流失,无一调动,达到100%稳定。”该县教育局学前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罗哲说。

除此之外,田阳县教育局积极开展专业培训、送教下乡、教学比赛等教研活动,建立多元普惠幼儿园师资扶持机制,全面促进公办园、民办园师资质量的提升。2014年5月12日,田阳县幼儿园的陈翠萍老师作为田阳县学前教育中心教研组成员之一到田州镇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周边的田州镇、那满镇各幼儿园的教师们一起前来听课。她告诉记者:“我给乡镇教师们上了《大声唱歌》《抬花轿》两节音乐课,课后还跟当地老师们一起展开研讨,与她们分享我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们自己也在不断反思和提高。”

目前,田阳县共有学前教育教职工690人,所有保教人员持证上岗,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达75%以上,师资队伍日趋优化与稳定。

适应性教育让花儿绽放

“老板,要一条烤鱼。”“好嘞,老板娘正在烤着呢。”在那坡镇中心幼儿园的多功能区域实践活动室的“贝贝美食店”里,“小老板”和“小老板娘”忙得不亦乐乎。另外还有一些小朋友在“儿童医院”“建构区”“益智区”“超市”等模拟场所忙着“看病”“构建火车”……

该园园长黄色梅说:“活动室模拟了一个小社会,让幼儿们通过不同的角色扮演,学习不同的交往方式,孩子们你来我往,情绪愉快,在玩乐中提高了交流、动手、合作的能力,还能逐步认识、理解角色的义务与职责,不断学习社会经验和行为准则,培养同情心、责任感,并逐步养成互相帮助的优良品质。”除了多功能区域实践活动室,那坡镇中心园的教师们还亲自在校园的空地上画上迷宫,每一道迷宫关卡都画上乡村常见的蔬果、小动物,黄色梅园长说:“我们(这里)是农村学校,要结合本地实际办园,让幼儿在走迷宫过关卡的益智活动中认识一些常见的蔬菜、动物,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乐,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田阳县的许多幼儿园都推行适应性教育,根据五大领域创设主题课程,该五大领域包括艺术、健康、社会、科学、语言,各主题课程交叉上课,开发幼儿的智力,达到启蒙教育的目的。“适应性教育的课堂充分体现以“游戏为主”的教学理念,让幼儿在活动中开心快乐地学习,而不是以‘小学化’的死板的形式逼孩子去死记硬背,能有效激发孩子自主参与、自主学习的意识。”那坡镇中心幼儿园副园长席素梅说道。

“孩子很喜欢去上学,回到家嘴巴好甜,越来越能说会道了!”一位家长这样告诉记者。每个学期,田阳县的幼儿园都设立有家长开放日、亲子活动,让家长们走进园内,观察孩子上课,与孩子一起玩游戏,与老师交流育儿方法,感受孩子一天一天在进步。

在留守儿童居多的乡村幼儿园,老师们也时刻通过电话、QQ、微信等方式跟外出务工的家长保持联系和交流。田阳县幼儿园第二分园园长陈翠萍告诉记者:“平时我们都会拍下孩子们活动的一些相片,录下孩子唱歌的视频,通过QQ或者微信传给远在他乡打工的家长们。”家长赵丽芳感动地说:“我收到了小陈老师发给我的相片,好高兴!久不见面的小孩好可爱,变得更开朗了,好想念孩子。”

短短两三年时间,田阳县学前教育发展起来了,明亮宽敞的教室里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声。展望未来,韦海溢局长信心满满地说:“办教育需要有前瞻性规划,我们的学前教育规划才刚起步,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学前教育发展趋势,科学规划发展布局,通过5年时间,基本实现‘广覆盖、保基本、多元化、保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目标。”

(责编 欧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