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无手机课堂”值得点赞
杂志文章正文
“无手机课堂”值得点赞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108        返回列表

曲 征

“世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站在你面前,而你却在玩手机”——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10月10日,广西师范学院学生会发起“无手机课堂”倡议活动,21个活动试点班级的学生率先响应,体验上课不带手机、主动上交手机。记者现场探访发现,课堂上,虽然一些学生在上课前主动交了手机,可才坚持一节课就后悔了,一下课就去问“可以拿回手机了吗”。(10月11日 《南国早报》)

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作为一名学生,课堂上理应将心思集中到课堂上,集中在老师所讲授的内容上,这样才能真正学到知识,也才能顺利通过考试并圆满完成学业。大学课堂是学习的场所,不是玩手机的地方。

相对于中小学生,大学生更加自由一些,学习氛围更加宽松一些,学习压力也相对小一些,但这不能成为大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的理由,因为归根结底,大学生依然是学生,主要任务还是学习,而不是其他。

这些年,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除了岗位需求不对口、毕业生逐年增多以及大学课程与实际需求脱节之外,还有一点不容忽视,那就是许多大学生学业水平下降,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这就需要学校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努力提升教学质量,避免“宽进宽出”的现象继续存在。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学老师在上课之前让学生收起手机,既是教师的职责,也是在为学生将来的就业考虑,学生理应予以理解与支持。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低头玩手机”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的“规定动作”。这种不良习惯,既影响年轻人的身体健康,又不利于培养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能力,极易引发“手机依赖症”。对此,学校方面不能只是唉声叹气、无所作为,而应该像广西师范学院等学校那样,对于“低头族”“手机控”提出具体要求,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要做好这项工作,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老师事先要多与学生沟通,讲清课前让学生上交手机的意义,尽量让学生自愿交出手机;二是避免使用强迫手段收缴手机;三是要避免学生因想不通而上交手机模型、废旧手机“蒙混过关”。

当然,单方面要求学生上课前交出手机只是辅助之举,校方还应不断提升教师的授课技能,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更重要的还是要引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主动学习,自觉抵制不必要的外界干扰。

(责编 欧金昌)

看了本期教育时评的文章,您是不是也有话要说呢?或者对别的教育事件,您也有自己的观点?欢迎留言或投稿:gxjydd@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