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发展职业教育必须突破观念束缚
杂志文章正文
发展职业教育必须突破观念束缚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1        返回列表

本刊评论员 欧金昌

近年来,我区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实施职业教育攻坚,深化国家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现代职业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近6年来,我区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共为社会培养输送毕业生180万人,其中,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年均保持在96%以上,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年均保持在90%以上。区内的汽车、食品、钢铁等传统行业,以及高铁、物流、信息服务等新兴行业中,60%以上新增从业人员均来自职业院校。职业院校毕业生已成为我区发展实体经济的中坚力量,且其薪资水平丝毫不逊于所谓的“白领阶层”,可见就读职业院校前途光明。

但耐人寻味的是,如此高的就业率和薪资待遇,仍未能转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误解”,一些普通家庭宁愿花上万元送孩子读“三本”,也不愿让孩子读便宜得多的高职院校。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传统观念作祟,认为高职高专不如普通本科“正规”,职业教育学历不如综合教育学历吃香,上职校的学生通常是“差生”,做的是“蓝领”的工作,不够体面,等等。社会上还存在一个认识误区,即把学术教育看成“精英教育”,而把职业教育培养的所谓“蓝领”排除在“精英”之外。以上认知误区,会严重阻碍职业教育的发展。

其实,西方发达国家一向重视职业教育,长期尊重并依赖技能型人才。德国有将近80%的年轻人选择接受职业教育,并以掌握一项职业技能为荣,从而撑起了德国发达的原创产业。而早在五年前,“中国工人”也曾作为一个优秀群体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年度人物,入选理由是千千万万个勤劳坚韧的中国“蓝领”,不仅为中国经济,也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发达国家尚且如此尊重我们的“蓝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轻视、歧视自己的“蓝领”?

今年以来,我国把发展职业教育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出台发展职业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随后,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分别就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向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总书记首次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可以说,职业教育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要把发展机遇转变为现实成就,就必须破除陈旧观念的束缚。自治区主席陈武在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批示中明确指出:“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要转变观念,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这就需要区内各级政府、企业(用人单位)和各职业院校一道,共同努力办好我们的职业教育,尽全力扭转社会各界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政府部门要加强规划引导,出台扶持职业教育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倡导正确的学习观、教育观和用人观,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企业(用人单位)要打破学历、院校等方面的歧视,取消毕业生身份、性别、户籍等各类限制,摒弃“重学历,轻技能”的落后观念,尊重技能型人才的劳动付出,提高技能型人才的薪资待遇,保障技能型人才各方面的权益,不断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职业院校要牢固树立“市场意识”,不断加大与企业对接的力度,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和技术的发展变化,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多向度推进职教转型升级,为企业与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社会用人,各尽其才。我们要尊重技能型人才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做出的突出贡献,破除陈腐观念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束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的时代理念,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努力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