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让快乐充满校园要要南宁市民乐路小学实施野快乐教育冶纪实
杂志文章正文
让快乐充满校园要要南宁市民乐路小学实施野快乐教育冶纪实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1        返回列表

本刊记者 黄雯丽 通讯员 李小菊

穿过熙熙攘攘的马路,走进南宁市民乐路小学(以下简称民乐路小学),与外面的喧嚣不同,校园内是一派安静祥和的景象,“乐教,乐学,快乐成长”的字样醒目地刻在石碑上。这是一所有着百年办学历史的老校,3年前,该校对学校的文化传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拓展,把“快乐教育”作为不断提升办学品位的突破口。该校校长李若梅对记者说:“2012年,我校承担自治区教育厅“十二五”B类课题《快乐校园特色主题的实验研究》,以此为载体,我校着力开展‘民乐’特色教育。有针对性地打造快乐校园,让学生快乐自主地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达到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

快乐教学,让学生爱学

“走山路!早晨一片雾,山里看不清路……小猪拉小鹿,扯着藤,扶着树,一步一步走山路……”一阵阵情感饱满的读书声吸引了记者。走近一看,原来是民乐路小学二(2)班的学生正在开展读书比赛。“第一小组声音不够响亮,我们来挑战他们!”“第二小组声音整齐响亮,读音准确,但不够有感情,我们还要挑战他们!”课堂上,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参与其中,整节课在热烈的氛围中结束。

这是民乐路小学“快乐教育”中的一个板块——“快乐课堂”。“学校每个科目的教师都想尽法子让课堂变得更有趣,让学生乐在其中,爱上学习。”李若梅校长告诉记者。

“我们会根据社会热门事件、话题,创新教学方式,把枯燥的学习转变为一种游戏,让学生能够快乐学习。”五(4)班语文教师王纯说。随着《中国好声音》节目红遍大江南北,学生们开始议论歌唱比赛节目,这激发了她的教学灵感,于是在班里举办了“诵读好声音”活动,最后选出了4名“好声音”。王纯老师告诉记者:“孩子们可兴奋了,平时不怎么爱读书的都积极练习,一个学期下来,他们的表现力、诵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自开展“快乐教育”工作以来,民乐路小学由内而外夯实“快乐课堂”的基础:首先是培训教师,该校以学科组为单位,通过教师互听互评,让教师们熟悉“快乐课堂”的理念和教学技能,为“快乐课堂”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其次是开发校本课程,该校以参与《快乐校园特色主题的实验研究》课题为契机,开发了《快乐阅读 幸福成长》特色课程,深化“快乐课堂”的发展内涵。另外,该校还开展好书推荐、书海拾贝、阅读考级等活动,为“快乐课堂”的开展营造良好氛围。一时间,该校掀起了“快乐课堂”的风潮,每位教师都积极投入到研究、体验“快乐课堂”中,不少教师形成了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如王纯老师,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开发了“循环日记”:学生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本日记本,由组员轮流在上面写日记,一个学生写好后,家长在后面写上感想,然后给老师写评语,再轮到下一个学生,如此循环。该班学生王嘉伟对自己的每一篇日记都认真负责,一次,他写下了自己对“听写”的苦恼和感想,他奶奶批评道:“错字多,字迹潦草,不认真,重写!”然后,他按照奶奶的意见又重新写了一遍,最后王纯老师给出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学生很喜欢这样的方式,每个学生都很认真地去完成,家长也积极参与。”王纯老师说。

在民乐路小学,像王纯老师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不仅语文教师如此,数学教师们也纷纷创新出奇,学生觉得学算数难,老师便带他们到附近的超市买菜,让他们自己算账,枯燥乏味的数字一下子就变得鲜活了,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会了加减乘除……打造“快乐课堂”成了该校教师们的共识。

快乐活动,让学生爱“动”

2014年6月15日,民乐路小学的“小马鹿”啦啦操队获得了第四十五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现场表演的资格。“小马鹿”啦啦操队是3年前创建的,有兴趣特长的学生自愿报名参加,由学校艺术教师进行悉心指导,逐渐培养出了一群快乐的“小马鹿”。此外,该校还开设了舞蹈、钢琴、葫芦丝、版画、壮剧等兴趣社团,快乐艺术活动在该校校园里“百花齐放”。李若梅校长说:“校园里需要丰富的艺术活动,小学生正处在成长期,这时候最容易挖掘他们的艺术天赋,促使他们全面发展。”

民乐路小学重视学生社团的建设,音乐专业出身的李若梅校长亲自担任学校“快乐艺术教育”的总监。采访中,李若梅校长和音乐教研组组长刘蕴老师正在教合唱团的学生们练习《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随着刘蕴老师的拍子,合唱团的领队便唱了起来。李若梅校长在旁指导:“还不行,再大点声,还有,在‘花’字那里不要换气。来再来一遍。”一遍又一遍地训练,学生逐渐掌握了演唱的技巧。这是队员“换届”后重新招录队员组建起来的新队伍,为了让新队员能尽快掌握演唱技巧,合唱团重组之初该校便制定了精细的训练计划,从合唱的基本知识、技巧一点点教授,短短一个学期下来,新队员们的各方面技能普遍得到了提升,已经能熟练完成2-3首二声部的合唱歌曲。

该校为每一个社团都安排了专业的指导老师,定期对学生进行培训,并组织相关活动。在训练过程中,指导老师积极引导社团成员进行自主研究、自主制订章程和自主管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管理能力。平时,该校还会在每周二的下午安排各种兴趣活动,不仅各社团有精彩演出,其他学生也可上台展示。“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从活动中获得乐趣,让学生愿意动起来。”李若梅校长总结说。

如今,民乐路小学的社团建设成效突出,学生们在各级各类比赛中都获得较优异的成绩:在2013年全国啦啦操联赛广西赛区比赛中,该校啦啦操队取得爵士舞第一名;在2013年6月南宁市文明办组织的“童心向党”未成年人歌咏比赛中,该校合唱团获得一等奖,在南宁市举办的各类比赛中该团也屡次获得一等奖;在2013年7月的第十八届全国书画大赛中,该校有78名学生获一等奖,200多名二等奖和三等奖,学校获得了“优秀组织奖”……2014年秋季学期,该校又创建了壮剧社团,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了民乐路小学。

快乐教师,激活“快乐教育”

“快乐教育”离不开一支快乐的教师团队。民乐路小学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制定了扎实的培训措施,在教师团队中营造一种和谐互助、共同成长的氛围,正如李若梅校长所说:“教师快乐了,才能带动学生的快乐。”

年轻教师较多,年轻教师缺乏经验,民乐路小学便采用“师带徒”“老带新”等方式,要求老教师“手把手”指导年轻教师,帮助他们提升。团队中有教师遇到教学难题时,学科组的教师们便一起出谋划策,一一解决这些问题。该校还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教师们就同一教学内容提出多种教学方案,然后逐一实践、总结,不断优化学科教学。教师们在活动中交流经验、共享资源、探讨问题,在多维的碰撞中,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

“在民乐路小学任教,我感到很快乐,同事们互帮互助,而不是单打独斗,这让我受益匪浅。”该校语文教师张秋凤说。2013年,她要代表学校参加全区语文学科教学技能比赛,为此,该校专门成立了一个“协助比赛团队”对她进行指导,团队成员共同搜集教学资料、制作教学课件,然后在赛前利用一周的时间进行磨课,不断修改、完善,张秋凤最终在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得知获奖那一刻,她高兴之余更多的是感动:“很感谢这个团队,帮助我不断成长,不断进步,在教学中获得快乐,也将这份快乐传递给了学生。”她班里的学生邓昕彤说:“张老师的课越来越有趣了,我们都感觉‘深陷’在张老师的快乐课堂里了。”

民乐路小学还关心教师的业余生活,通过各种比赛活动舒缓教师的工作压力。每周二、四下午放学后教师们都会开展气排球比赛,每学期的校运会是教师和学生一起玩乐的时候。丰富的活动,让该校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教师团队里,他们既是同事,也是朋友。美术教师黄德文对此深有体会,他身为老教师,跟年轻同事也能打成一片,工作中经常与年轻教师在一起研讨教学方法,节假日他们便互相“吆喝”一起去看美术展。“‘快乐教育’首先要从教师做起,我们这个团队快乐和谐,我觉得每天的教学工作都是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他这样说。

如今,民乐路小学逐渐培养出了一支业务素质过硬的快乐教师队伍,李冰松老师获得英语录像课国家级一等奖、国家级教学论文一等奖,曹轶岚老师的语文阅读课获得自治区级一等奖,陆静老师的古诗教学获得自治区级一等奖,陈余佩数学录像课获得自治区级一等奖……谈到学校的发展方向,李若梅校长说:“学校将继续发扬学校办学的核心价值观,传承学校百年的‘民乐’文化,努力为师生打造一方快乐发展的‘乐土’,以快乐的教师带动和感染学生进行快乐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责编 蒙秀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