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弃北大读技校”将不再成新闻
杂志文章正文
“弃北大读技校”将不再成新闻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6        返回列表

乔志峰

青海小伙弃北大读技校:毫不后悔,很庆幸。3年前,高考660多分、按父母心愿考取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专业的周浩,转学到北京工业技师学院。从小喜欢“鼓捣东西”的他,曾因对北大的专业“不来电”而十分痛苦。如今他很坚定:“我所学的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我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而且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只要在适合自己、自己感兴趣的岗位上工作,都会很强大的!”(2014年11月17日 《中国青年报》)

从众人艳羡的北大高材生到普通的技校学生,从北大生命科学研究院人才储备军到如今还未就业的技术工人,这样的身份转变,或许会让不少人感到难以理解。其实,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能事半功倍、有所成就。周浩“弃北大读技校”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甚至“冲破阻力”后才决定的。相信他的这个选择不会错,他目前的优秀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

技校不如大学、干技工的不如坐办公室的,是社会长期形成的偏见。实际上,两者之间只是分工不同,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原校长顾秉林曾举例说,加州理工大学的前身是图普工艺技术学院,麻省理工学院是为美国的工业化而创办的,这两所世界顶级学府,不约而同地都将吉祥物定为“海狸”——向自然界的筑坝高手致敬。世界上许多知名学府都是从应用技术教育“起家”,紧随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完成转型。目前世界上有许多职业学校紧密联系实践,参与最前沿的工程和相关研究。因此,读职业学校并不是什么低人一等的事。

更何况,从现在就业市场的情况来看,技能型人才的“钱途”其实更有保障。据媒体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727万人,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增加28万人,创下历史新高。一方面,是节节攀升的毕业生数量,就业难问题突出;一方面,是专业技能型人才十分紧缺。另据媒体公布的数据,自2008年起,北京的大部分高职院校均采取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就业率连续多年超过96%,部分学校甚至达到100%。就业压力之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产生了去技校“回炉”的想法,许多人已经付诸行动,并且由此找到薪酬不低的理想工作。因此,与那些找不到工作才去“回炉”的大学毕业生相比,周浩“弃北大读技校”无疑更清醒,更具前瞻性。

目前,我国已进入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对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为顺应发展需要,国家已经探索出台高考改革方案,将原来的高考拆分成“学术型”与“技术型”两个高考。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发布,提出将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通过招生、评价、投入等机制,引导一批学校转型发展为应用技能型高等学校。在这样的改革背景下,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家产业战略和教育战略的调整,人们的求学观念、就业观念以及单位的用人观念都会随之转变,“弃北大读技校”之类的事情将不再会成为新闻。

(责编 欧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