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对学生的“打胎”作文要做好引导等
杂志文章正文
对学生的“打胎”作文要做好引导等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4        返回列表

对学生的“打胎”作文要做好引导

近日,一篇孩子的作文触动了社会的神经。在老师“晒”的作文题中,这个三年级的孩子描绘了自己“眼”中的童话世界:“王子和公主结婚了,却发现公主和另外一个男的好上了。在王子的逼问下,公主承认是前男友,而且还怀上了他的孩子。最后,在名医的帮助下,王子用棍子打公主肚子,胎儿打掉了,王子和公主又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篇作文,孩子写得认认真真,大人却看得不寒而栗。(1月8日 东南网)

【点评】细读孩子的这篇作文,可以看出其间流露着童真,并没有到某些人说的“毁三观”“触目惊心”的地步。孩子眼中的世界,原本就与大人眼中的世界存在很大差异,以大人的思维去评判孩子的认知有违科学成长规律。当然,这篇作文暴露出的某些问题也应引起重视,对其中涉及的“打胎”“背叛”等婚恋伦理问题,老师、家长应该做好教育引导,让孩子形成正确的认知。

不应把“俭朴”与“丢脸”画等号

给孩子穿打补丁的衣服到学校,竟然被老师责令“整改”,言之“丢了学校和班级脸面”。近日,江苏常州市化龙巷论坛里的一则网帖让围观的网友震惊,争议之声四起。被视作俭朴象征的“补丁”,如今竟然和“脸面”画上了等号?教育专家表示,给孩子进行俭朴教育的方式其实远不止“补丁衣服”。(12月29日 《扬子晚报》)

【点评】家长让孩子穿补丁衣服,要么真的是家境贫困,要么是节俭意识较强,亦或是有意培养孩子养成节俭的习惯,不管出于何种原因,都应该得到尊重。尤其是在学校中,教师更应倡导节俭理念,不应把“俭朴”与“丢脸”画等号。此外,学校平时也应多开展一些节俭教育,引导学生不攀比、不浪费,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放弃“差生”是教育无能的表现

近日,广东东莞大朗水霖学校初中部有学生报料称,临近期末,学校要求班主任填表上报“班上最应该被开除学生”的名单,如果期末再“犯事”,就会被开除。对此,大朗水霖学校回应称,学校要求班主任上报的只是差生名单,以便于学校安排老师“一对一”辅导。(1月2日 《南方都市报》)

【点评】无论学校的初衷如何,公开或私下给学生贴上“最应该被开除”“差生”的标签都是十分不妥的。学校对待所有学生都应一视同仁,不应分为三六九等。若真如学校回应的那样,进行“一对一辅导”固然可行,但也应该撕掉“最应该被开除”的标签。而如果开出该名单后确实是为了开除“差生”,只能说明该校严重失职。放弃“差生”是教育无能的表现。

南开“神题”反映尴尬现实

昨日,一道南开大学法学院的“神考题”爆红网络。这道题目需要辨认上课老师的照片,题后所附的说明显示,本题答对不得分,答错或不答扣41分。南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侯欣一称,这场考试的考生,均为在职法律硕士,出题老师出于善意提醒的目的“娱乐了一把”,并表示答错的学生并不会因此扣分。(1月19日 《南方都市报》)

【点评】在考试题目中“娱乐一把”,以警示某些经常不上课、不识老师面孔的学生,方式颇为幽默。但此事却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学生经常缺课、老师与学生见面少的尴尬现实。其实,在当前的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中,何止学生不识老师,老师又何尝完全认识自己的学生?师生间缺互动、少交流,学生如何完成学业?这岂是用“神题”幽默一把就能解决的。

企业应该严格区分商业

行为与公益行为

近期,在新浪微博里,有关“2014年度中国电信奖学金”评选的相关话题十分火热,阅读量已经超过200万。这个由中国电信在2014年首度发起的奖学金项目,面向全国普通高校,旨在奖励全国1750名品学兼优、社会实践能力突出、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大学生。但是,参加评选除了成绩达标之外,还有一个“门槛”,就是必须注册实名微博、微信或者易信,并且在相应的社交平台上集齐100个赞。这样的评选条件引发了大家的质疑,“集够点赞的数量与品学兼优有什么关系”?一时间在网上引起热议。(1月7日 中国之声)

【点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种商业运作模式。在商业社会,企业在回馈社会的同时兼顾商业利益,看起来似乎无可厚非,但这么打着爱心的幌子来赚取利益,怎么看都让人觉得不是滋味。希望企业在举办类似活动时,严格区分商业行为与公益行为,不要让爱心沾染上“铜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