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硬石头”变“软”了
杂志文章正文
“硬石头”变“软”了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1        返回列表

玉林市玉东区茂林镇湘汉小学 苏家美

“苏老师,你们班的罗春变化可真大!”这是这段时间科任教师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这不由得令我想起了一年前的事情。

去年,我刚接手六年级毕业班,原班主任提醒我:罗春这个学生是块“硬石头”,你千万别惹他。在与罗春的接触中,我发现他性格内向、孤僻,逆反心理严重,既不与老师交流,也不与同学来往,不管上什么课,他都是趴在课桌上睡觉……罗春的这些行为不断地冲击着我,迫使我不得不去碰一碰这块“硬石头”。我多次尝试与罗春进行交流,可他就是不开口。

一天,正值放晚学,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紧接着就下起了倾盆大雨。我急忙到教室检查门窗是否关好,可是刚到教室门口,就看到罗春一个人趴在课桌上睡觉。我边关窗边大声喊:“罗春,快醒醒,来帮忙关窗。”我喊了几声,他好像没听见,依然趴着。我感觉不对劲,走过去推了他一下,他还是不动。我伸手在他额头上摸了摸。好烫!罗春发烧了!怎么办?得赶紧把罗春送到医院去。我急忙跑回宿舍拿来雨衣,给罗春穿上,背着他走出学校。到了医院,天黑了下来,我一边打电话给罗春的家人,一边给罗春敷冰袋。罗春的奶奶接到电话后对我说,罗春的父母在广东打工,自己的一只脚又摔伤了,一时半会来不了医院,拜托我照顾一下罗春。输液后,罗春的烧退了,我悬着的心也放下了。为了更好地照顾罗春,我让罗春跟我一起回学校住。回到学校已经很晚了,我给罗春煮了碗面条。吃到一半时,罗春突然对我说:“苏老师,谢谢你!”

在和我一起住的几天时间里,罗春告诉我,在他6岁时,母亲和奶奶吵架,然后服毒自杀了。一年后,父亲娶了后母。后母不关心他,看他不顺眼就打他、骂他。“我是一个没人要的孩子。”他忧郁地说。我看着这个可怜的孩子,真诚地说:“罗春,老师就是你的朋友。以后你有事千万不要憋在心里,可以跟我说。”

罗春病好之后,给我写了一封信:“苏老师,谢谢您!您的关心和爱护让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罗春的信给了我希望,看来这块“硬石头”要变“软”了。我和罗春的父母取得了联系,向他们汇报罗春的学习和生活,建议他们多关心罗春。

再过几天便是罗春的生日了,我打算利用这个机会让罗春这块“硬石头”彻底变“软”。这天,我和全班学生一起在教室里为罗春举办了一个生日宴会,在罗春吹灭生日蜡烛之后,我把罗春父母送给他的生日礼物和卡片递给他,罗春接过礼物后惊讶地看着我。我鼓励罗春打开卡片看看。罗春读着卡片上的文字,竟哭了起来,卡片上写着:“儿子,我和妈妈祝你生日快乐!以前,我们对你不够关心,请原谅我们。以后,我们会加倍爱你的……”

一个学期过去了,罗春的个性变得活泼开朗,学习也积极主动了。在一次“六一”文艺汇演中,他和同学们表演的舞台剧《阿凡提的故事》获得了师生们的好评。看着舞台上充满自信的罗春,我开心地笑了。罗春的变化让我明白:孩子的成长需要爱与呵护,爱就像一团火,能够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

(责编 欧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