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一场有声的课堂“革命” ——河池市凤山县金牙初级中学“生本课堂”改革探索
杂志文章正文
一场有声的课堂“革命” ——河池市凤山县金牙初级中学“生本课堂”改革探索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86        返回列表

本刊记者 蒙秀溪 通讯员 罗永扉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段情感饱满的朗诵结束后,“飞扬小组”开始展示小组学习的成果。只见该小组的一名学生在小黑板上画了一棵绿树,几朵红的、白的、粉的花,接着说:“这段文字,短句、长句交替,散句、排比句相间,语言流畅和谐,语调抑扬顿挫,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向我们展现了一派姹紫嫣红、鸟语花香的春光……”这名学生将本组对该语段的学习感悟用图画和优美的文字展示出来,表达准确流畅、举止自信大方,赢得了其他同学的热烈掌声。

在河池市凤山县金牙初级中学(以下简称金牙初中)七(1)班的教室里,记者亲身感受了一节有声有色的生本课堂。“这还是初一,刚刚接触新课堂一个学期,就已经有这样的效果了。”一旁的杨秀阶校长不无自豪地说,“自从2012年10月我们开始探索‘生本课堂’以来,老师、学生、课堂都有了很大的变化。‘教’堂变成了‘学’堂,‘灌输者’变成了‘引导者’。更可喜的是,学生在课堂上不再沉默了,这真是一场有声的课堂‘革命’!”

破茧成蝶的蜕变

回到2012年的春季学期,金牙初中的常态课堂是这样的:老师在黑板上密密麻麻地抄写着上课的内容,学生们在笔记本上奋笔疾书,偶尔会冒出一句“老师先别擦,我还没抄完呢”,坐后排的一两个男生则在“享受”“回笼觉”……“为了赶进度,我们只能让学生先抄下来再慢慢消化、记忆,对那些上课睡觉的学生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思去管。对此,我们也感到很无奈。”谈起旧课堂,该校数学教师刘正富叹息道。

面对这样的境况,作为校长的杨秀阶也颇感焦灼无力。他告诉记者,不仅是学生倦于学习,教师队伍也普遍存在得过且过的懈怠心理。2012年,凤山县组织第一批校长前往江西省南昌市城北中学——一所生本课堂教学改革的典范学校观摩学习,杨秀阶也在其中,他说:“这次学习让我感触颇深,新课堂所显示出来的生机与活力是传统课堂不可比拟的。”

南昌学习回来后,金牙初中决定变革旧课堂。杨秀阶召开领导班子会议,研究制订了教学改革“三步走”策略:第一步,试点推开,打好基础;第二步,全校开展,总结经验,凝练提升;第三步,打造校本特色课堂。同时制定了《金牙初级中学“生本教育”课堂教学实施方案》,对各阶段的工作目标、时间节点、工作方法等内容进行细化,为课改铺路。杨秀阶高兴地说:“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第一步工作,第二步也在稳健有序地推进中。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改革的效果是明显的,师生们都反映说,课堂变得有趣了。”

正如历史教师韦标珊所亲历的,金牙初中的课堂真的变了:老师不再是“抄写员”,而是大胆将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学生不再是“录音机”,每个学生基本上都能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且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前,学生学历史只是死记硬背,能理解内涵的很少。现在不一样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能提出一些有意思的观点,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呀。”他感慨道。

“让学生敢于发声、乐于发声、善于发声,这是我们改革的目标。按照现阶段学生的表现情况来看,这个目标我们已经初步实现了。”杨秀阶说。

让师生爱上“生本课堂”

任何一场变革都存在或大或小的阻力,金牙初中的课堂改革也不例外。在开展“生本课堂”教学改革之初,该校首先遇到的阻力来自于教师队伍内部,尤其是上了年纪的教师。对生本教育理念的不了解、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忧虑、对教学任务能否按时按量完成的担心,诸如此类原因让教师们对改革“望而却步”。当时,一位50多岁的老师甚至说:“生本高效课堂是年轻人的事情,我老了,还是觉得用讲授式上课好。”

畏难、存疑、担忧的情绪,在金牙初中教师队伍中弥漫开来。为了有效激发教师参与改革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该校组织全体教师观看“生本课堂”的课堂实录,开展生本教育沙龙活动,帮助教师理解、接受生本教育理念;组织教师到县内外“生本课堂”教学改革典型学校观摩课堂、跟班学习,让教师亲身体验新课堂的魅力;成立“生本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小组,从前置作业的设置、导学案的设计、课堂学习的引导组织以及课后巩固习题的布置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全面深入的培训。不仅如此,该校领导还亲自为教师上示范课、公开课,到课堂听课、评课,手把手教给教师新课堂的教学方式、方法。

经过两个月的时间,金牙初中的教师们对“生本课堂”有了较全面的认知,逐渐转变了畏惧改革的不良情绪。该校八年级语文教师班华树从宜州市第二中学学习回来后,有感于宜州市第二中学课堂的活泼有序、学生的从容自如,决定全身心投入到“生本课堂”教学改革中。而上文提到的50多岁的老教师感受尤为深刻,他告诉记者:“没想到课可以这样上,老师适当放手,学生也能够较好地完成学习。以前对课改不积极,是因为担心没有老师讲解,学生不知道怎么学、学什么,但现在我发现,新课堂上学生也能够轻松学习,而且效果还不错。”

课改的另一重阻力来自于学生和家长。采访中,一名班姓学生的爸爸毫不讳言地告诉记者:“我家的孩子成绩挺好的,很有可能考上重点高中。突然搞这个,万一影响到孩子的学习,考不上重点高中怎么办?”这位家长所言正是众多家长所担心的核心问题。学生的担心有两个层面:一方面,成绩好的学生担心自己不再是课堂的“主角儿”;另一方面,成绩差的学生担心自己跟不上其他同学的步伐而“被笑话”。

对此,金牙初中决定通过“三步走”策略打开课改局面。第一步,采取试点推进的办法,在初一、初二两个年级各选一个试点班,以点带面地拉开课改序幕,并利用“国旗下讲话”、黑板报、组织学生观看“生本课堂”视频等方式,让生本教育理念逐渐为学生所理解并接受;第二步,利用近一个学期的时间,让学生熟悉如何进行课前预习,小组长如何组织组员学习,以及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小组评价、小组展示,消除学生的害怕心理;第三步,实施家长进课堂制度,鼓励家长走进教室,感受、体验新课堂。新课改进行一段时间后,走进课堂的家长们无不惊奇地发现,“课堂太有趣了,没想到孩子们改变那么大,他们太能干了”!该校八(1)班学生黄忍耐的妈妈说:“我家小孩以前很怕羞,都不敢大声说话,没想到她在课上的发言那么精彩,我们真是太高兴了。”

“改变的不仅仅是课堂”

以前,作为班主任的班付飞老师,每天除了完成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之外,还要操心班级的管理工作,午休、晚睡时间也要等学生们入睡了,才能返回自己的宿舍休息。尤其是晚上,每个学生宿舍走一遍之后,回到自己的宿舍往往已是十一二点,还要准备第二天上课的材料、批改学生作业,“忙到凌晨一两点是家常便饭,久而久之,身体就渐渐吃不消了”。

在过去,不单是班付飞老师存在这样的困扰,金牙初中的老师普遍感到“学生难管,工作难做,身心劳累”。而实施“生本课堂”教学改革之后,班付飞老师察觉到学生们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男生不开“卧谈会”了,熄灯后都能自觉安静下来休息;班级卫生不用他操心了,学生能安排好清洁卫生工作;学生打闹的现象也少了很多。“就拿准备元旦晚会来说,选节目、安排人员、组织训练、租借演出服装,这些事我以前都要管,今年就不同啦,这些工作都是学生自己完成的,我有时间就过问一下,根本不用去管。但学生的表现却让我惊喜,他们跳的街舞把整台晚会带到了高潮。”班付飞老师高兴地说。

而在金牙初中九(3)班学生罗小妹的眼里,“生本课堂”教学改革的效果已经“渗透”到了饭堂。她告诉记者,以前学生插队打饭的现象很普遍,还因此发生过打架事件,这让她一度产生“打饭恐惧心理”。然而,当记者在午饭时间走进该校食堂时,却没有看到吵闹、插队的情况,学生自觉排队、文明礼让,表现出较好的精神风貌。罗小妹说:“你看,这跟以前完全是两样了。自从课堂上开始合作学习之后,同学们渐渐学会了互相帮助、互相爱护。”

“改变的不仅仅是课堂,还有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组织能力、自信心。”杨秀阶说。在该校采访结束之时,已是傍晚时分,记者看到男生们在篮球场上比拼球技,博得场边女生的阵阵欢呼;而在绿树底下的圆石桌边,三五成群的学生围坐着,讨论习题、交流阅读心得……整个校园活泼之中透出宁静,和谐之中蕴含生机。杨秀阶说:“这才是学生学习的地方,是‘生本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让我们学校越来越像一所学校。”

两年多来,金牙初中通过“生本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发声,不断提升综合能力,打通了学校“开启心智、张扬个性、多元发展”的理想之门,让学校朝着“让每一个学生都走向成功,让每一位教师都获得幸福”的目标靠近。

(责编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