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罚跪式”教育不可取
杂志文章正文
“罚跪式”教育不可取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73        返回列表

□叶建明

1月23日晚,网友“yige0”在江西省于都县某网络论坛上爆料称,该县汾坑中学某班级学生被集体在操场罚跪,引发网络热议。当晚23时45分,江西省于都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文斌回应:“该事件基本属实,涉事教师已被暂时停课。”(1月24日 中新网)

虽然现在已经远离封建时代进入文明社会,但在教育领域,一些老师仍热衷于把自己当成班级的“皇帝”,动不动就命令学生下跪,以为用这种羞辱体罚的方式就能让学生变乖变听话。

然而,现代心理学家早就指出,采用体罚羞辱式的教育,表面上看孩子能变乖,实质上孩子是屈服。屈服于淫威,不但不利于孩子成长学习,反而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在孩子心里烙下永久的伤痕,更直接的结果还会导致孩子产生长期的愤怒与仇恨,形成厌学心理与叛逆性格,甚至走向极端,比如媒体上就时不时爆出家长、老师体罚孩子引发孩子自杀的悲剧。由此可见,采用体罚羞辱的教育方式,弊远远大于利。美国心理学教授罗伯特·亚伦在《不愤怒的世界》一书里就对“不打不成才”的体罚式教育提出了批评和质疑,他在书中论及环境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时指出:“在人格养成的重要时期若生活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当事人的身体健康一辈子都有可能受到负面的影响。”因此,那些通过体罚、辱骂等手段对待学生的做法,尤其容易引发学生的敌意,对学生的成长显然十分不利。

这则新闻报道里没有讲清楚老师为什么要让全班学生下跪,所以我们无从知道学生犯了什么错误。也许是班级成绩排名下降,也许是班级纪律散漫,也许是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累及全班。但是,不管这个班级犯下什么样的错误,不管这个班级有什么人犯下什么样的错误,都不能用下跪这种羞辱式的体罚手段来伤害学生的身心,羞辱学生的人格尊严。

其实,打学生耳光也好,让学生下跪也罢,作为现代的教师,不可能对体罚羞辱教育的弊端一无所知。可为什么还屡屡发生体罚羞辱学生的事件呢?究其原因,表面看来是部分教师师德修养不够,专业技能欠缺,滥用“惩罚教育”,内在的因素则是“应试教育”“功利教育”惹的祸。一位长期任教于一线的老师一语道破“天机”:“学校追求的是排名升学率,老师追求的是成绩和奖金。”在充满功利的环境下,有些老师的心态就容易变得浮躁和失衡,脾气也变得易怒易暴,学生的一些小错误,就足以让这些老师“怒不可遏”。另外,还有某些老师幻想走“捷径”,把打骂、体罚、羞辱学生看成是快速出成绩的“法宝”,表面上是“为了学生好”,实质是为了个人的“教育成绩”。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教师自己的灵魂都功利了,又如何能“为人师表”?又如何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因此,要让教师保持纯洁的灵魂,杜绝老师体罚羞辱学生事件的发生,除了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外,还要摒弃“应试教育”和“功利教育”,让教育真正回归“育人”的本质。

(责编 欧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