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风景这边独好——百色市靖西县实验小学常规管理工作侧记
杂志文章正文
风景这边独好——百色市靖西县实验小学常规管理工作侧记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81        返回列表

□本刊记者 黎雪娟 通讯员 梁 贵

走进靖西县实验小学(以下简称靖西实小),首先进入记者视线的是宽阔的操场和校园内郁郁葱葱的樟树。校园里,最引人注目的是操场两侧的十多个墙报专栏,分别展示着学生的绘画作品、书法作品,科技教育、德育教育等成果。这是一个和谐、优雅、催人上进的校园。近年来,靖西实小坚持环境育人的理念,围绕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创设育人环境,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取得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优化学校管理

坚持以人为本

“这几天气温下降,转雨,气温在6~10℃,请老师、同学们注意添加衣服,带好雨具。”冬季早操时间,靖西实小的师生们常会听到值周领导广播的“温馨提示”,这是靖西实小实行人性化管理的一个缩影。

靖西实小的领导班子有一个共识:学校管理的起点和终点是人,管理的源泉和动力是人,管理的核心主体是人,管理的成败与否也取决于人。他们认为,学校管理既要坚持制度管理,也要辅之以情感管理、以人为本。因此,在学校管理工作中,靖西实小推崇人性化管理,做到“宽严有致”,既有规范化的严格制度,又有人性化的温暖关怀。

2012年下半年,该校赵玉美老师的丈夫因病去世。这对于年过半百的她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中年丧夫之痛让她感觉自己的世界瞬时崩塌。学校领导知道后,马上组织人员前去慰问和照顾,为她解除了燃眉之急与后顾之忧。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帮助深深地感动了赵玉美。三天后,她便回校上班,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在她的带动和影响下,全校教职工把学校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并以主人翁的精神投入到学校的管理和建设中。

慰问退休教师、坚持对病重教师进行探望及丧亡吊唁、定期走访青年教师……学校把关怀送到了每一位教职工的心坎上。不仅如此,靖西实小在制定和修订每一项规章制度时,都充分考虑到教师的实际情况,让教师集体参加、共同讨论,最终全面权衡后才定稿出台。例如,学校制定了奖罚分明的《靖西县实验小学教师工作考评办法》《靖西县实验小学教师工作管理奖惩办法》等制度,并坚持实行“情感管理”。由于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深入教师中去,以情换情,以心换心,在生活和工作上想教师所想,急教师所急,让教师充分感受到了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教师们都积极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使学校的管理工作达到了规范化、科学化、人性化。

优化队伍建设

注重师资培养

青年教师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希望。学校的发展,教学改革的深化,都有赖于一支具备良好素质的教师队伍。为了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靖西实小十分重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在特级教师黄兆武、隆武山、梁宁妮的引领下,一批年轻教师得以快速成长,林筱瑾、黄略、孙钦德、赵德良、黎春红等老师成为了靖西县教育教学骨干,现在这些老师都相继调任城区各小学领导职务。

谢碧瑾老师自2000年9月调入靖西实小后,由于基础不牢,上课时常常抓不准教学重难点,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可是,学校没有因此而放弃她,而是本着“青年教师是教育事业未来的希望”的信念,把她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有幸成为学校选定的“苗子”后,谢老师得到了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导处主任何丽芳的指导。为了尽快提高谢老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学校还专门安排她每学期上两节校级研究课,组织“帮扶会诊”小组随堂听课。每上完一节课,“帮扶会诊”小组会在谢老师进行教学反思之后针对她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把脉、诊断、研讨,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为了让她有更多的锻炼机会和展示才华的平台,学校还推荐她参加县、市、区的教学竞赛。到校没几年,谢老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很快,被推选参加全区小学数学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并获得了才艺表演、课堂教学、课件制作、数学学科知识竞赛、教学反思、评课六项综合成绩一等奖。经过多年的磨炼,谢老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从一位普通教师成长为学校数学教研组的组长。

除了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靖西实小还加大教研实施力度,抓好课题实验研究,建设特色校本课程。学校各个教研组有计划地开展教研活动,组织教师们观看优质课录像,开展课堂教学示范课、研讨课、集体备课、评课等教研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拓宽了教师的视野。学校根据每位教师的不同情况,鼓励教师根据自己选定的课题开展实验研究。短短几年,靖西实小的青年教师陆续成长起来,科研成果丰硕,不仅形成了语文阅读“以读为主,读中感悟”、数学“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雏形,还有20多项课题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自治区、市、县的奖励。2012年,学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就有187人次获奖。另外,学校还出色地完成了国家级“十一五”重点课题《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双文”素养》,且获得了“中华经典诵读全国优秀学校”称号。

优化情感纽带

宽严相济育人

每年7月,校长隆武山都要发给每位毕业生一张校长寄语卡。卡片正面写的是学校给毕业生的寄语,背面写的是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可能会产生影响作用的名人名言,如柳青的“人生的道路虽然很漫长,但关键的时候往往只有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汪国真的“现实和理想之间,不变的是跋涉,暗淡与辉煌之间,不变的是开拓。整理你的行装,不同的起点,可以达到同样辉煌的终点。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隆武山告诉记者:“我们学校给每位毕业生发一张寄语卡的初衷,就是怀着一颗像家长对待自己的小孩一样的关爱之心,给即将走出小学校园的学生一些做人的引导和提醒。”

一张小小的寄语卡让人深深体会到靖西实小对学生的关爱,而在众多学生看起来过于“严格化”的少年军校训练,也反映了学校对学生的良苦用心和“望生成龙”的期盼。一直被班上的同学称之为“胆小鬼”的陆东媛,以前是个典型的“胆小鬼”:课堂上回答问题会脸红,跟老师、同学讲话声音细弱,遇到有不遵守纪律的同学影响自己的学习也不敢吱声……自从加入了少年军校后,陆东媛不仅学会了叠“豆腐”被、洗衣服、整理内务,还主动帮值日生打扫宿舍、收拾餐具等。不仅如此,她的胆子变大了,经常安慰想家的同伴,帮助同伴克服怕晒黑、怕苦怕累等畏难情绪。陆东媛说,她在少年军校最大的收获就是懂得了一个道理: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才能得到磨炼,只有经过磨炼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成才。

其实,靖西实小早在1993年就开展了国防教育,成立了少年军校。学校将“国防教育”和“养成教育”作为少年军校的抓手,每年暑假都组织100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到驻军某部十一连参加为期10天的封闭式军事夏令营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了15期,参训学生累计1500人次。

为了使学生的养成教育落到实处,靖西实小对学生的自我管理细化为以下三点:一是管住口,不允许乱吐瓜子果壳,防止出口成“脏”,所有教师只要发现学生污言秽语,立即就地教育,教师走进课堂,首先看教室卫生、检查学生人数;二是管住脚,不允许乱踩、乱踢公物,破坏公物要照价赔偿,雨雪天要先刷鞋后上楼,保持教学楼的卫生;三是管住手,不允许乱扔废纸杂物,不允许边走边吃东西,不允许乱写乱画,不许打架。同时,学校还开展了“让我们的校园更美丽”“看到垃圾我弯腰”等活动。渐渐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得到进一步强化。李敏滔、梁淘星同学在第十九届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中获征文比赛二等奖,黄丽杰同学获征文比赛区级一等奖,严小曼、黄小倍同学荣获征文比赛区级二等奖;李俊谕、梁经川参加全国人寿“牵手国寿,运动快乐”儿童绘画比赛获区二等奖;冯露娜、黄浩珂在参加“第六届中国东盟青少年艺术盛典总决赛”获得金奖……

秉持“打造和谐的文化校园”的育人理念,加上扎实的常规管理工作,靖西实小表现突出,先后被评为自治区文明单位、自治区军警民共建单位、自治区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自治区贯彻体育卫生两个条例优秀学校、自治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百色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隆校长却谦虚地对记者说:“打造和谐的文化校园,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责编 欧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