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有效教育之教师现场任意素材教学研训
杂志文章正文
有效教育之教师现场任意素材教学研训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57        返回列表

编者按:“EEPO”(Effective Education in Participatory Organizations)有效教育是由云南师范大学孟照彬教授创建的,经过近10年实践探索形成的,一套集学习方式、课型方式、评价方式等多维一体的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其核心理念是,有效教育是通过组织和参与来实现的;其操作技术,则是在继承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EEPO”有效教育讲究课堂资源的充分利用,强调课堂教学的宏观调控以及师生、生生的实效互动,尤其注重学生个性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本期沙龙我们刊发的三篇稿件,分别阐述了有效教育在教师研训、学生学习方式训练及师生在课堂组织教学方面的一些特色和优势,希望能对老师的一线教学有所裨益。

□南宁市兴宁区教育局教研室 罗海峰

教研活动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的实践性教学研究活动,用以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困惑,提升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但目前各中小学校的常规教研活动中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从形式上看,各中小学学校传统的教研活动多采取研讨会、观摩会、专家讲座等方式,唱主角的是各校的教研组长、主要负责人或作课的专家、名师,而众多一线教师时常只是“看客”和“听众”,一线教师参与教学研讨的主体性得不到体现,而其自主研究的意识和能力都亟待提高。从内容上讲,传统的教研活动还存在着零散、缺乏系统性的问题,有的是针对课怎么上进行示范,有的是对示范课、研究课进行评课,有的是针对某一具体的教育教学内容进行零敲碎打式的研讨,而其实这些内容都不过是教研活动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一些要素,它们本该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如某次以备课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所备出来的课如果不拿到课堂实践中去检验,其实是不能准确知道它的可操作性以及教案的可执行度的,即使后期会有检验,那也是滞后的,甚至有时根本就没了回音,这样就很难保证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完整性。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在大量教研实践的基础上,我们发现采用现场任意素材教学研训的方式开展教研活动,可以将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进行有机的整合,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更为系统的研究和训练,而这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效果更为明显。

一、现场任意素材教学研训的应用范围

现场任意素材教学研训通常应用于较大规模的研训活动,如某些骨干教师培训班、教研室等部门组织的县(市、区)级教研活动、学校组织的大型教研活动等。而学校教研组内部较少采用这样的研训形式,这是因为单纯某一个教研组内的教学人员总体人数较少,分成若干团队后易导致团队数量不足,不利于各团队之间进行有效的交互。

现场任意素材教学研训是一种在做中研、做中训的教研方式,通常会结合现场课展示来进行。因为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这样的现场课课型通常以综合性复习、知识的运用与探究等为主,着重思维训练,强调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整体把握和深度探究,而较少运用于对新知识的学习。

二、现场任意素材教学研训的操作步骤

现场任意素材教学研训通常是在教研活动的现场,先随机采集一些研究素材,可以是任意的一样物品、一幅画、一个词、一种现象、一件事、一个人物等,再由参与活动的教师以团队为单位,根据所选素材,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即时备课,并以说课的形式进行展示;展示完毕,全体教师在浏览各团队备课教案及观摩说课的基础上,推选出课备得好的团队,由该团队当场执教现场课;各团队再对上课情况进行研究、评价、反馈,提出改进建议。如果时间允许,各团队还可以针对大家所提意见、建议,当场制订改进方案,并选定某一个团队进行现场改进课展示。

下面,笔者将结合案例,对现场任意素材教学研训的具体操作步骤作一个简要说明。

(一)组建团队

在正式研训之前,活动主持人需要先将参与研训的教师分成若干个团队,因为是对备课、上课、评课水平的综合训练,每个团队以5—8名同学科的教师为宜。

为了便于建设团队文化,达成预期的研训目标,团队的组建还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制订出团队长产生的规则,确保所产生的团队长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便于形成良好的团队长文化;二是制订团队标识,以鲜明的图标、文标反映团队的文化;三是根据目标、任务进行角色分工,且分工不僵化;四是要有团队精神,团员要与同伴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做到成果共享;五是要有团队语言,团队成员之间所使用的语言要相互呼应,有承接性;六是团队互补,队员之间互相照应,关注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出现问题能及时互补;七是团队贡献力,个人对团队有贡献力,小团队对整个大团队有贡献力;八是团队目标,针对不同的任务及对象,设置不同的团队目标。

只有组建具有以上团队文化的教师团队,才能确保教师在研训活动中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在合作中突出竞争,在竞争中倡导合作,从而出色地完成研训任务。

(二)现场采集素材

日常的研训,所采集的素材一定要确保随机性和现场性,使研训过程真实、有效。活动主持人可以随机指定多名参与研训的教师提供素材,也可以由每个团队提供一个素材供大家选择。如果现场有观摩人员,素材还可以由观摩嘉宾提供,以证明素材的现场征集特点。素材采集完毕,一般由活动主持人将素材公布出来,或由提供者直接板书到黑板上,供大家选择。

(三)团队集体备课

在这个环节,各团队要根据现场提供的素材作出选择并尽快集体备课,一般规定的备课时间是40分钟。在这个时间段,各团队不仅要完成一节40分钟标准课的备课设计,还需要用MS-EEPO的图文结构或板块结构备课方式将备课教案呈现在大卡(一张全开绘图纸)上,以便大家随后浏览、观摩。

这是整个现场任意素材教学研训的重点和难点:教师要单凭一幅图、一个词、一样物品来备一节现场课,需要充分考虑所选择的任意素材如何与学科知识相关联、所制订的教学目标怎样才能符合学生的认知和能力水平,还要考虑用何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难度非常大。这样的课,通常会采用MS-EEPO哲学方式课型贯穿其中,该课型以“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联系的”作为理论基础,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开课前,教师通常会让学生先根据现场采集到的素材进行思维扩张(从任意素材出发,“想到的什么”越多越好),当思维向度扩张到一定水平,通常就会出现与学科知识相关联的内容,这样,就可以引导学生转入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了。

根据现场任意素材所备的课,对学生来说,最大的好处是课堂上能充分进行发散思维训练。他们拿到一个素材,可以海阔天空地想,任思想去驰骋,想到什么都行,这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经过训练的学生,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发散的思维向度一般可以达到60个以上。在思维充分发散的基础上,再根据某一学科的学习内容将思维进行收缩、聚拢,进入学科知识的复习、运用、探究等综合性学习,这样又锻炼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大有帮助。

对老师而言,由于使用的是现场任意素材,无法事先预设和准备,更考验并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机智。最大的难点,便是如何引导学生充分地想,在10分钟内将某一个任意素材扩张到60个左右的思维向度,再指导学生利用扩张出来的思维向度转入学科综合性学习。

例如:某次城区级教师培训的现场任意素材教学研训,我们在现场采集到的素材有“空调”“阳光”“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减负”“达·芬奇”“书包”“神舟九号”等,内容互不相干,可谓五花八门。

语文团队从这些备选素材中选择了“阳光”,他们所备的课如下。

1.思维扩张:由‘阳光’你能想到什么?

2.思维向度分类:将大家思维扩张的成果分成“人”“事”“景”“物”“名句”等几大类。

3.习作:选择其中的一类进行片段写作并表达一定的情感。

思品团队也是选择“阳光”作素材,他们备课的切入点却是从“阳光”开始发散,引出思品科的相关内容“生命健康权”,再引导学生对有关“生命健康权”相关内容进行探究性学习。

可见,即使选择同一素材,不同的学科团队也可以备出不同的现场课。

又比如物理团队,他们选择的素材是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备的是一节复习课,教学设计如下。

1.思维扩张:由这个诗句你能想到什么物理现象?

2.将联想到的有关“声”“光”“电”或其他的物理知识进行分类梳理。

3.运用所学的“声”“光”“电”等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以上团队,利用现场素材备出来的课都跟学科知识有关。但也有一些团队,利用现场素材所备的课,并不解决学科问题,而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作为教学目标。

例如某一团队从以上素材中选择了“达·芬奇”和“神舟九号”两个素材,要求学生通过思维发散和跳跃,找到这两者之间的联系,进行表述。这样的教学设计,不解决任何学科问题,就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为目的。他们的设计如下。

第一个环节:由“达·芬奇”和“神舟九号”你分别想到了什么?(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第二个环节:由“达·芬奇”和“神舟九号”所想到的诸多内容如何建立联系?(训练学生的跳跃性思维)

第三个环节:选择其中你感兴趣的联系,进一步阐述你的见解和观点。(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

这样的课虽然不解决学科教学任务,但能充分体现MS-EEPO有效教育“训练思维比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教育理念,同样是很有价值的课。

当各团队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课备好以后,活动主持人将安排一定的时间(一般为10分钟左右)让各团队间相互浏览对方的备课成果。一来可以扩充教师的信息量,进一步打开他们的备课思路;二来可以让备课者在接受质疑、帮助解疑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备课思路,进而完成对教案的修订;三来可以通过全体浏览,来选出课备得较好的优秀团队,来执教下一个环节的现场课。

(四)执教现场课

这一环节由大家推选出来的优秀团队完成,可以是某一个或某两个课备得较好的团队。一般执教的课为40分钟或45分钟的标准课,也可以是20—30分钟的小课,由被选中的团队自行推选一名代表来现场执教。

这个环节不仅检验教案的可行性,也考验执教教师现场执行教案的能力以及调控课堂生成的能力,同时还是对整个团队协作水平的考验。因为从选定执教团队到上课,一般只有10分钟的课前准备时间,这就要求团队内的全体成员都得积极行动起来,为学生准备学习用具,制作教具、课件,印制习题,等等。通常训练有素的团队,在团队长的指挥、协调下,这一切准备工作都能做到有条不紊地进行。当一切准备就绪,便可以通知相应班级的学生到场,现场课就可以开始了。

(五)现场评价研讨

当上课团队进行课前10分钟准备的时候,其他的团队也开始了评价分工,各团队可分别采用MS-EEPO的经典性评价、流程性评价、项目性评价、单要素评价等不同评价方式进行评课。从现场课上课开始,各个团队就会根据不同的评价要点同观一堂课,同时做好课堂观察记录。执教团队上课结束后,其他团队的队员们将本团队的评价意见稍加整理后通过口头或书面汇报以及张贴卡片等方式呈现给大家,让全体教师来进行讨论,并特别要跟执教现场课的团队进行充分的交互。最后,执教团队在综合听取其他团队的评价意见的基础上,对现场课进行再次优化、完善,或针对某一问题展开相应的研讨、改进。

现场任意素材教学研训能在一次活动中将备课、上课、评课、研讨等多个项目的教研活动进行系统的训练,项目多、容量大、高难度、综合性、创新性是它的典型特征。它不仅能使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激发,实践能力得到锻炼,而且可以加强教师间的交互和协作,利于形成学员之间合作、分享的文化氛围,不愧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助推器。

(责编 白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