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8、7、6加几》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杂志文章正文
《8、7、6加几》的教学案例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4        返回列表

贵港桂平市西山镇中心小学 韩冬梅

【设计说明】

《8、7、6加几》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学生对用“凑十法”解决问题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本节课主要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比较中实现知识的迁移。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凑十法”,自主探究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

教学难点:把另一个加数分成几和几,才能和8、7、6“凑十”,同时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小棒。

【教学过程】

一、口算导入

1.师:同学们,咱们来进行口算比赛,看谁算得快。

2.师:刚才大家表现得很好,现在咱们去个有趣的地方!(课件出示儿童乐园)

3.师:想去吗?咱们乘车去,谁说对了谁先出发!

师:最后一题,9+7得多少?咱们一块答!(生答。师问:你是怎样算的?)

二、自主探究,学会算理

1.激趣导学

(1)儿童乐园已经有很多人在等着买门票了,你知道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吗?应该买多少张门票呢?(课件出示主题图)

(2)学生汇报、交流。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1:数的。

生2:用接数法。

2.汇报点拨

(1)8加几(教学教材中的例1)

师:9加几的方法咱们已经学过了,那8+5该怎么算呢?把你的算法用学具摆一摆,并和同桌说一说。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最会动脑筋,想到的方法最多。

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指名学生上台演示,说算法。(出示学生的几种摆法,通过比较,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记下来。题目:你觉得哪种方法能一眼看出8+5是多少?)

师:现在用你喜欢的方法算一算这几道题。(课文第105页第1题)

师:这些题目都是几加几?怎么算?

生小结。

(2)自主探究7、6加几(教学教材中的例2)

师:同学们刚才都学得不错,下面咱们看看游乐场有哪些好玩的项目。(课件出示游乐项目及票价)你最想玩哪两个项目,你知道一共要用多少钱吗?怎么列式呢?(学生列算式,教师将板书设计成两组,一边写大数加小数,一边写小数加大数)

师:咱们先看左边的算式,比如:8+4,怎么算?(学生说算法)

师:那这边的其他算式该怎么算呢?(同桌说一说)指名学生说出7加几、6加几的算法。

(3)算法多样化(教学教材中的例3)

师:请看右边的算式,怎么算?比如:8+9,看哪位同学想到的方法最多?

生1:把8凑十。

生2:把9凑十。

生3:从9+8=17想到8+9=17。

师:解同一道题,会出现很多种不同的算法,同学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

三、当堂训练

1.做一做:瞧,车来接我们回家了。谁能根据这幅图说几句话?请大家翻开课本第104页,在第一题的第一幅图里圈出10个算式,再进行计算。

2.做“找朋友”游戏。

四、总结收获

同学们在这节课表现得很好,谁来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反思】

这节课运用了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学生学习比较认真,这为学生的积极活动和有效参与奠定了基础。生动的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热情。在设计教学时,通过采用创设情境、语言激励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参与教学活动。例如,口算引入,引起兴趣。

师:咱们比一比谁的反应快,看谁算得快。

2+3 4+1 3+3 ……

师:刚才大家口算又快又准。现在咱们去个有趣的地方。(课件出示游乐园)

师:想去吗?咱们乘车去,谁说对了谁先出发!(课件出示小车上的算式)

生1:8+2=10 7+3=10 10+1=11(小组内学生依次回答后小车开走)

生2:9+1=10 9+3=12 9+5=14

9+7=16(让学生说说最后一题怎样想的)

计算课教学往往会让学生感觉枯燥,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状态很重要。上课伊始,笔者注意把握课堂节奏,通过“比反应快慢”“答对就出发”等环节让学生有一种比一比、试一试的心理,唤起学生学习的动机。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这就要求学生积极行动、全员参与,同时也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交往空间,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比如证明算理的教学。

师:看看游乐园有哪些好玩的?(课件出示游乐项目及票价)你最想玩哪两个项目,你知道一共要用多少钱吗?怎么列式呢?

师: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把算式写在本子上。(学生交流后回答)

生1:我想玩“木马”和“小汽车”,列式是“5+7”。

生2:我想玩“小汽车”和“小飞机”,列式是“8+7”。

……

师:(将学生列出的算式写在黑板上)列了这么多算式,你能算出自己要花多少钱吗?

生1:我花了12元。

生2:我花了15元。

……

师:好,请同桌间说一说,你所列出的算式的答案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师:大家观察这两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1:两个算式的结果一样。

生2:相加的两个数一样。

……

师:你们真会观察,都说对了!那我来考考你们。(出示7+6=13 6+5=11,请学生说说另外两个式子的答案)

在这个环节中,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探究活动,将例2、例3进行整合教学,留给学生思考交流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动手操作,遇到困难时同桌间相互讨论,感受成功的喜悦。

本课设计以游乐园为主线,教学时注意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新知的活动,组织学生交流,再进行反馈评价,最后进行课外延伸,张扬个性,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这样设计,时间上有宽度,空间上有广度,气氛上有热度,内容上有深度,方法上有灵活度,结果上有效度,达到了设计科学、训练有度的目的。

新教材实施以来,学生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是每个教师备课时都要预想到的,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喜欢上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责编 欧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