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流言袭来时
杂志文章正文
流言袭来时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2        返回列表

南宁市上林县白圩中学 黄以进

我在乡下初中担任班主任已有16个年头,这些年来,我一直以满腔热情对待教育教学,然而那一次我却好心办了“坏事”。

静宜两年前成为我的学生。她是一位肌肤洁白如雪、发黑如漆的女孩,头发很长,一直垂到腰际。我一眼便记住了她,也记下了她极有诗意的名字:静宜。

静宜不是凭美丽而张扬的学生,给人的印象总是安静的:安静地听课,安静地看书,安静地思考。可不事张扬的她却能用电子琴弹奏出震撼人心的音乐,轰动了全校。

这一“重大”发现,是在去年的元旦文艺晚会上。

去年文艺晚会,学校要求每班表演两个节目。本来班里是安排好了的——男生出演小品,女生表演舞蹈。可就在演出的那一天,负责去借服装的文艺委员告诉我,服装没有借到。我很生气,但于事无补。离演出只有一小时了,我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无法把服装“生产”出来,我决定放弃舞蹈这个节目。

就在我准备把决定告诉班委会的一刹那,静宜出现在我面前,微笑着说:“我可以代表我们班上台演出吗?”我诧异地看着她,然后点头同意。我想上就上吧,现在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

静宜上场了,她演奏的是《同一首歌》。她的手拂过琴面,美妙的琴声就缓缓地流出来了,那是怎样的琴声啊,时而像叮咚叮咚的泉水声,时而像激越奔腾的飞瀑声,时而像低回缠绵的呢喃细语……演奏完了,观众还沉醉在无尽的遐思中。静宜的琴声征服了所有的观众,也征服了评委,静宜的表演获得了第一名。

静宜表演成功后,许多同学跟她学琴,学校还特地组织了电子琴兴趣小组,由她任组长,一时间,学校刮起了一股学琴热潮。可静宜并没有被成功冲昏头脑,除了利用课余时间教琴,她还是静静地听课,静静地看书,静静地思考,功课一点也没落下。

在校园里,学生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我也不紧不慢地教书育人。要是生活就这样平平淡淡下去,该有多好!然而,老天爷并不按常理出牌。

流言蜚语向我袭来——静宜谈男朋友了!其他任课老师希望作为班主任的我管一管。起初,我对这些传言总是一笑而过,我想,静宜是一位上进心很强的学生,不会那么早就谈恋爱的,我相信我的观察和直觉。

可是传言愈演愈烈,也越来越逼真,再加上同事的苦口婆心,我的信心开始动摇,决定把整个事情查个水落石出。经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我确实见到静宜常与一位男生同坐一辆自行车回去。看到这种情况,我不得不承认事实,虽然,这不是我希望看到的。

静宜还是像往常那样,常常向我请教问题,还是安静地听,恬静地微笑,但我总感觉别扭,总想就她早恋的事情与她谈一谈。可是,我实在不忍心伤害一位美丽而好学的学生,每每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我总得挽救她,这是我的责任。期末时,我抽空去了她家,跟静宜的父亲谈了她的“早恋”问题。

新学年又开始了,开学三天了,还没见到静宜的影子,问她的好朋友娇,娇说静宜转学了,转到一个离家很远,学习条件比较艰苦的中学去了。娇还递给我一封信。看着信封上那娟秀的字迹,我便知道这是静宜写的。那信上写着:“班主任:您好!还允许我这样称呼您吗?当您接到这封信时,我已在他乡就读了。在我的心目中,您是一位好班主任、好老师,您上的课是多么精彩呀,我多想再聆听您的教诲!我的朋友们对我是多么友善啊,我多想和他们在一起玩。可是现在这一切都不属于我了。为什么您不分青红皂白就说我早恋,也不问我实际情况,又不调查清楚就告诉我爸了呢?我爸的责骂和街坊邻居的风言冷语,让我很难受……其实,我和那个男同学只是普通的好朋友而已……”

看完信,我心里疼痛难忍,感到有一种永远也卸不下的缺憾和内疚。

这件事让我意识到,当学生疑似发生错误时,教师不应该单方面下结论,而应该首先和学生沟通,因为只有学生自己,才清楚事情究竟是怎样的。这件事也使我意识到,教育工作除了要有热情,更要有合适的教育方法。教育方法不恰当,就有可能毁掉一个好学生。而要获得恰当的教育方法,教师就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真正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成为学生生活中的朋友、思想上的知己。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