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做教育的有心人——记玉林北流市山围镇初级中学校长陈忠
杂志文章正文
做教育的有心人——记玉林北流市山围镇初级中学校长陈忠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308        返回列表

本刊记者 陈 蓉

“要把学校打造成园丁辛勤耕耘的沃土、莘莘学子成长的乐园。”北流市山围镇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山围初中)校长陈忠如此定位学校的发展。不足十年间,陈忠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带领全校师生将一所破旧的初中改造成环境干净整洁、学生彬彬有礼的学校,并先后获评为玉林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先进集体、义务教育学校“控辍保学”工作先进单位、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工作先进单位。该校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蜕变过程?记者带着疑问走进该校,走进了陈忠的教育人生。

打造美丽校园

教室破旧且数量严重不足,部分学生只能在石棉瓦盖的教室里上课;师生宿舍严重不足,一张1.2米宽的普通双层铁架床上竟然挤着5名学生,教师的宿舍也“将就”设在了两层的学生饭堂里,一楼便是食堂和锅炉房……刚到山围初中时,陈忠看到的便是这样一个现状。

“如果连吃和住这些基本的需求都不能满足,老师又怎么会安心教书?学生又怎么会乐于学习?”陈忠决定把改善办学条件、打造美丽校园摆在当时工作的第一位。新建学校食堂是陈忠办的“第一件事”,但当2012年新食堂项目成功立项时,这个好消息却让陈忠犯难了。原因是,学校所在地原是周围村民所有,受国家土地政策的制约,项目用地一时难以解决,项目建设迟迟不能展开。为此,陈忠带领教师深入村民家中,做村民的思想工作。“我们几乎把村民的门槛都踏坏了。”该校副校长王漫说。经过多次努力,该校终于与村民达成协议,解决了项目用地问题。

食堂项目终于顺利开工,陈忠要办的“第二件事”便是该校学生宿舍和教师周转房项目的征地问题。为了尽早解决问题,陈忠一方面赶写汇报材料、递交调查,一方面带着校领导反复与村民协商,最终成功征得了土地。如今,崭新的学生宿舍和教师周转房已落成使用,学生们告别了“大通铺”。该校副校长肖华海告诉记者:“现在学生的住宿条件在整个北流市都可以说是一流的,这样的住宿环境,在三年前我们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啊!”

紧随而来的“第三件事”是解决师生的用水问题。该校原来是引用附近的山泉水作为生活用水,2010年,当地政府为解决用水问题,启动了丰垌引水工程,但村民担心该工程会影响农田灌溉,所以多次进行阻拦。那段时间,陈忠几乎每天都和校领导、教师走访群众,同时多次向镇政府、村委会寻求支持,为此先后与村民进行了5次协商,才解决了这个难题。

经过三年奋战,陈忠不仅解决了师生的食宿和用水难题,还带领全体师生完成了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工作。近五年,该校新建学生宿舍2栋、标准化学生食堂1栋和标准化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1间,还建成了标准化塑胶运动场,学生在宿舍里也用上了热水。在政府的关怀和帮助下,该校每间教室都配置了白板多媒体和全新的学生课桌椅,山围初中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培养合格的学生

山围初中地处乡村,学生家长文化素质相对较低,许多学生比较懒散。为此,陈忠提出了“以制度管理为主,以人文管理为辅,改变学生风貌,培养合格学生”的办学理念,努力创建学生爱读书、爱学习的书香校园。

陈忠认为,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建设阅览室、扩大学生阅读量是有效的路径。几年间,在他的带领下,山围初中逐步完善了“两室一柜”建设,结束了该校十多年没有阅览室的历史,图书室还添置2万册图书,每天早晚饭后对学生开放。教学楼墙壁、楼道也成了该校营造阅读氛围的场所,名人诗词木刻、国学经典语录等点缀其间。该校还鼓励学生订阅优秀期刊,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把每月第一周定为读书评比活动周,各班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孝雅伴我行”和“母亲节征文”等读书活动。

如今,该校学生已慢慢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不少学生自己购买经典名著,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并做读书笔记。学生宋庆洲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祖父母的相继离世让他感到伤心而孤独,学习兴趣一度下降。该校开展读书活动后,他迷上了阅读。有一次他借来《鲁滨逊漂流记》,看完后心情豁然开朗。此后,他调整情绪,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后来被同学推选为班长,并获评为玉林市优秀班干部。“鲁滨逊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孤独和困境对我来说就是人生的一种磨练,也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宋庆洲在读书笔记中写道。

“仅仅如此还不够,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陈忠如是说。他非常重视与学生交流,经常走到学生当中,与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由他主持的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北流市农村山区初中生厌学辍学心理的形成及疏导策略研究”就是基于学生心理健康而获批立项的。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他和课题组成员帮助一个又一个学生走出了心理阴影,收获了阳光自信。

小坚来自一个单亲家庭,母亲改嫁,父亲在广东务工,家中只有年迈的奶奶。小坚刚入学时有严重的厌学情绪,且性格内向,很少与同学交流,网瘾也很严重。后来,小坚便辍学到广东打工了。了解到小坚的情况后,陈忠多次打电话与小坚的父亲沟通,促使小坚最终回到学校,并顺利毕业。谈及此事,小坚告诉记者:“如果不是校长和班主任多次打电话和爸爸沟通,并耐心劝导我,也许我再也回不到校园了!”

每学期初,山围初中都会要求各任课教师详细了解“学困生”的情况,制定好辅导计划,然后依据计划每天辅导1至3名学生,做好详细记录。期末,该校教导处再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与思想变化。经过多年努力,该校“控辍保学”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辍学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

长年累月的工作,对陈忠来说,学校早已成了第二个家。他把教育当成了终生事业,他朴实地说:“我的生活、我的心都已经和教育、和师生们连在一起了。”

【人物小档案】陈忠,现任玉林北流市山围初中校长,曾获得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常规管理工作先进个人、广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校长、八桂优秀乡村教师、玉林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玉林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先进个人、玉林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玉林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所撰论文曾获“全国中小学教育研究”评选活动一等奖、广西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一等奖、玉林市教育学会一等奖,并有多篇论文发表在《中小学教育》《广西教育》等期刊上。

(责编 蒙秀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