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研究生投毒案”不能单从教育上找原因等
杂志文章正文
“研究生投毒案”不能单从教育上找原因等
发布时间:2024-06-29        浏览次数:62        返回列表

本栏主持:欧金昌

“研究生投毒案”不能单从教育上找原因

备受关注的复旦大学研究生中毒案有了新进展,上海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检察院提请逮捕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上海市公安局在其官方微博上表示,经警方初步查明,林某因生活琐事与黄某关系不和,心存不满,经事先预谋,将做实验后剩余并存放在实验室内的剧毒化合物带至寝室,注入饮水机水槽,黄某饮用后出现中毒症状,后经医院救治无效死亡。(4月20日 中广网)

【点评】首先要指出,发生这样的悲剧,单方面指责“教育失败”失之偏颇,案件背后还有深层次的原因,涉及学校、家庭、社会、个人等多方面。其实任何社会环境都难以完全消除极端的行为,而要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必须从多方面着手:学校要加强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全面培养学生的生命观、价值观;家庭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尽量减少来自家庭方面的压力;社会应该倡导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个人要注意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有心理问题时应及时解决,多与朋友交往、倾诉,或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教材也可以循环使用

日前,记者走访北京一些高校的复印店时发现,复印教材在一些复印店里已经成为热门的赚钱生意,比正版教材便宜几倍的“山寨版”教材让正版教材很“受伤”。在调查过程中,有不少学生反映,现在很多大学要求学生必须修够一定学分的选修课,而部分学校的选修课课时量呈增加趋势,“每一门课买正版教材的话,以学生的能力是买不起的,而且有些书也不好买到,既然学校不强制购买正版,那复印版就是最省钱省心的了。”(4月7日 《工人日报》)

【点评】一边是复印店冒着侵权的骂名大量复印教材,一边是大学生对教材有经济实惠的诉求,可见其中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在某些国家,例如日本,就有循环使用教材的办法——上一届学生毕业后,把教材传给下一届学生,以减少印刷材料尤其是纸张的使用。或许我们可以借鉴这种做法,不单是在大学,在小学、中学里也推行这种做法,以达到节材环保的目的。为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保护好教材,如不在教材上乱写、乱画等,以便把整洁完好的教材传给“后来人”。

警惕出国游学变成“拼爹游戏”

日前,贵阳一私立小学打算组织学生到国外游学。前几日,该市的李先生从在某私立小学就读的儿子手中接过一张学校通知单。“通知单告知家长,这个暑假学校要组织学生去海外游学。”李先生说,学校列出两条游学线路,一条是7日韩国游,花费需要1万3千余元,另一条线路是为期15天的美国游,费用高达3万余元。(4月17日 《贵阳晚报》)

【点评】这样的游学对提高孩子的素质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令人疑虑,目前各种传媒发达,通过图书、电视、网路等一样可以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尽管说“亲身感受不一样”,但其前提是要有相应的经济条件,而现在并非每一个家庭都有这样的实力,最后的结果必定是某些学生能去、某些学生不能去,这不就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拼爹”?这对孩子的学业、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方面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出国游学还须谨慎,尤其是通过学校集体组织的方式,校方还是要考虑周全一些为好。

公布作弊监控视频有侵犯隐私的嫌疑

连日来,湖北随州二中有多名学生及家长向本报反映,称该校教学楼边的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一些学生在考试期间作弊过程的视频,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侵犯了隐私权。对此,该校部分学生表示赞同学校的处理方式,认为如此能促进考试公平。但多数学生认为,公开播放作弊场景的处理方式令人难以接受,特别是让那些被“曝光”的学生情何以堪。对此,随州市教育局办公室一名负责人称,这属于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仅对校内公布,该局不干涉学校的这一做法。(4月19日 《楚天都市报》)

【点评】没有征得当事人同意,也不是出于某些特殊原因,比如新闻报道、案件侦破等需要,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在公共场合公开个人的行为。因此该校的做法有侵犯个人隐私的嫌疑。尽管学校的初衷是为了让考试更为公平公正,达到教育全体学生的目的,但使用这样的方式还是欠妥。学校其实完全可以采取更好的处理方式,例如在考试前加强监考力量,考试后通过个别教育的方式让作弊的学生认识到错误。

对学生的青春期教育要宽容对待并因势利导

4月8日早上,西安城东某中学的升旗仪式上演“真情表白”:一名17岁的男生在国旗下演讲到一半时,突然对心仪的女孩表白:“我就是喜欢她,要对她的未来负责……”台下肃静一分钟后掌声雷动。网传该男生已被开除,但后来该校回应称:“没打算深究,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和压力。”(4月10日 《华商报》)

【点评】该校“没打算深究”的做法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事实证明,对于中学生的青春期恋爱心理,一味的批评防范往往会激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反而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学校应该尊重他们表达情感的诉求,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学生做出的某些出格行为,同时因势利导,变堵为疏,加强青春期恋爱方面的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