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主站|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广西教育》杂志

杂志等级
    期刊级别:省级期刊 收录期刊: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本刊往期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杂志论文 > 战胜自我
杂志文章正文
战胜自我
发布时间:2024-07-01        浏览次数:26        返回列表

□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民族实验学校 覃红梅

“不试一试,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这是我送给学生的一句话,没想到这么一句看似简单的话竟会改变一个学生。

这个学生名叫吴小敏,他个子较小,平时几乎不说话,也几乎不和同学交流;上课从不发言,也很少参与小组讨论活动。他很孤僻,仿佛总有心事,整天闷闷不乐。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知了他孤僻的原因:他和他爸爸都是口吃的,讲话结结巴巴,他怕别人嘲笑他,所以便自我封闭起来。

因为他不善言谈,又不主动与同学交往,同学们便渐渐地忽略了他的存在。在郁闷、孤独的生活中,他选择了去网吧来打发时间,我想了很多法子来引导他,但都无济于事。

开学一个月后,有一天,他感冒发烧了,要向我请假,支吾了半天,还是一个字“我……我……”因为表达不出意思心里着急,他的脸色一阵红一阵白,豆大的汗珠一粒粒地渗出来,眼泪都快流出来了。我安慰他后,叫他用笔写明原因交给我,我也用字条回答他。

此后我们经常用写字条的方式来交流。很快地,他什么话都愿意跟我讲,也愿意听取我的意见和建议了。他跟同学交流也是用写字条的方式,有时上课也跟同学传递字条。他的性格变得开朗了很多,不再像刚来时那样心事重重、郁闷孤独了,可任课老师的意见却多了起来,因为这样传递字条很影响教学。

我也觉得传纸条的确不是好办法,既不能帮助吴小敏解决问题,还影响师生上课。怎样才能让他跟同学们一样以说话的方式来交流呢?

我记起了很久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有一个小男孩,说话结巴得厉害,常被周围的人嘲笑,后来他每天都到树林里口含石子练习朗读,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长久坚持,从不间断,后来这个小男孩竟成了一个有名的演说家。我曾经送给学生一句话“不试一试,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何不让吴小敏也尝试一下呢?想到这里,我找来吴小敏,和他讲了这个故事,并告诉他我的想法及计划:“口含石子倒不必了,可你一定要从今天开始,每天坚持朗读,早、晚各一次。一来矫正口吃的毛病,二来积累知识,一举两得,我相信三年以后,你一定可以跟其他同学一样棒!”我担心他坚持不了,又安排了一个与他同宿舍的品学兼优的男生帮助督促。我只要定期给任务并检查就行了。

一年以后,我发现和他一起玩的同学多了,课堂上分小组讨论问题时他乐意参与了,在路上与老师见面时,他不再是斜着身子一闪而过,而是大大方方地喊一声“老师好”了。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一单元的文章都是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的,这个单元的作文我也要求学生用这种方法写。70﹪的同学都写得不太好,而吴小敏却写得特别好,按老规矩,文章写得好的同学要上讲台朗读自己的作文。当我念到吴小敏的名字时,全班同学几乎同时哄笑了起来,吴小敏坐在座位上,一时竟不知所措,尴尬、害羞、不安、着急、无奈全写在了脸上。这时,有几个同学举起了手,说愿意替他朗读,而一直陪他的那个同学站了起来,说:“老师不是送给我们一句话叫‘不试一试,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吗?我们连让他尝试的机会都不给他,又怎能知道他行还是不行呢?”说完,他朝吴小敏说:“展示的机会来了,你可以的,上!”

全体同学顿时安静了下来,我们都在拭目以待。吴小敏健步跨上讲台,捧起了自己的作文本,当着我和全班同学的面,绘声绘色地读了起来。我们都屏住了呼吸,静静地聆听。他流畅地读下去,居然一点也不支吾,一点也不重复,一点也不断续,而且吐字清晰,声音宏亮,语速适中。同学们还沉浸在震惊之中时,他已鞠躬退了下来。短暂的寂静之后,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那是怎样的掌声啊,有惊奇,有赞赏,有震撼,有鼓励,同学们都为他创造了奇迹而喝彩!

最后一个学期,在每节语文课开始时,学生按要求轮流作自由发挥的课前演讲,也就是讲讲自己的心里话。轮到吴小敏演讲的时候,他不拿讲稿,临场发挥,讲了很多感谢同学和老师的话,使一些同学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2008年中考,吴小敏和陪他朗读的同学一起,都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柳州市的重点高中。

是呀,不试一试,怎么能战胜自我?我为吴小敏的成功而感到由衷的高兴。

(责编 秦越霞)